被整形并装上了义肢之后 [随笔]
不论是不是红学家,大多认为《红楼梦》行文流畅,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情节紧凑,显然这是此书广受欢迎的原因。但更吸引读者的,则是题材上的选
择。《红楼梦》中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大量堆砌的金碧辉煌的场景,穿
插许多豪华富贵的生活情趣,这就更加牵动了喜欢热闹的读者的兴趣了。
然而,非常遗憾,一直觉得内容不甚完整,因为,它缺腿。一百二十回的《
红楼梦》,其实只有前面的八十回,至于后面的四十回,实在是整形医生装配的
义肢。
红学家们为了这后四十回是否作者原著,多少年来争执不休。大致上,说是
后人高鹗续作的人较多,理由是写作技巧不如前文,用语习惯也不甚一致,最重
要的是主导思想上有显著的差异:前文的人生观点是出世的,鄙视功名利禄,而
后四十回突然转向入世,就连林黛玉也变了语调,所以不会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可是仍然有一些红学家不服气,认为这么一部好书,是谁也续不了的。
双方都各凭自己的主观见解作判断,辩来辩去,也都提不出明确的证据来。
事实上,证据还是有的。因为在《红楼梦》全书出版之前,市上早有许多手
抄本流通,有的书名称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中都附有脂批,但内容都一
律只有八十回。由此可见,续文应该是后人假名写的。
可是问题仍然存在。当《红楼梦》于乾隆四十七年印刷出版时,有书商程伟
元的序言,说后四十回是他从鼓擔上搜罗到的。虽然红学家们大多不相信他的话,
指他有伪造文书和说谎之嫌;但也有人认为不无可能,当初脂评的《石头记》很
可能就有全文,只是在被传抄之初,因故遗失了。这就仍然是无法查考的悬案。
确切的证据可从脂批中得到。有一本称为“甲戌本”的手抄本《石头记》,
其第一回中,有一条脂批说: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
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用中秋诗起,是指第一回中贾雨村所作之诗;起诗社于秋日,指第三十四回
秋爽斋结社;而用中秋诗收,自然是指林黛玉、史湘云的中秋联句了。应该注意
的是,这个”收“字,既说是收,则毫无疑问,联句情节必定接近书末,此联句
出现在第七十六回。可见当时脂砚所批的全书只是八十回,而绝非一百二十回。
脂砚评《红楼梦》,据名为“己卯定本”和“庚辰定本”的两种手抄本上,
注明有“脂砚斋四阅评过”字样,可知应有四次之多,但所评的范围只限于八十
回。是何缘故?
唯一的答案:因为作者只写了八十回。——这是一部没有结局的长篇小说,
后四十回是后人续作的。在感觉上,后四十回仿佛是在替原来的八十回整形并装
上了义肢!
如此一部热闹精彩的小说,竟没有真正写完,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我们承认并确信《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当你读过原著以及整形装上了
义肢之后的《红楼梦》,你难道真的能麻木地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延续的病态?
国画大师梁永和画红楼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诚意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