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微妙的时空里邂逅

(2011-06-07 09:12:31)
            
                

                       在微妙的时空里邂逅
         http://cn.comesingapore.com/pic/load_op/1555
                                      在音影技术的调控配合下,梵高开始活跃起来。)
                   
                                   
     如果你不需插翅就可浮游在点点星光触手能及的无垠《星夜》里,如果你能在潋滟夏光之中惊嗅到原本以为寂寥无芳的《向日葵》的微香,如果你来得及阻止《加歇 医生》眼眶里那颗泫然欲滴的泪水,如果你躺在一抹空白而多彩的《寝室》里找到了孤独却又自由的天堂,那么他——文森特.威廉.梵高,就在你的面前复活了过来。
     当然,前提是,你认定梵高已经“死”了。
     或者,你认为梵高只能“活”在真迹里,而选择不要看这个没有一幅梵高原画的影像展览;又抑或你执意远赴荷兰、德国的博物馆去看他亲手绘出的每一帧作品。那么,很遗憾,你也许就这样错失了与梵高在一个微妙的时空里邂逅的机会。
      梵高,这位荷兰后印象派绘画大师,生前的最后十年,也就是1880年至1890年间,先后创作了超过2000幅作品,其中包括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 描,几乎涵盖了全部一般意义上的经典大作。他创作生命力最旺盛的十年,却也是人生最跌宕起伏的十年,更是世界美术史上最有话题性的十年。
     因此,研究梵高这十年之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并赏析这十年内积累的丰富作品,极具意义。
     常听人说人生精彩不过一瞬,但梵高迷梦如痴才情如炽地燃尽他的最后的一个十年。他不单给后世留下巨大的艺术瑰宝,也让他的人格与传奇不断在后世传颂。
     因此,梵高不能被限制在画框或画布中平面解读,他值得我们每个人投入全身心的多维感知,并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一次突破性的探索。






                       《在微妙的时空里邂逅》一文发表第二天,文章后六成内容连同标签分类无故消失。
                 补正,不到5分钟,依然失去六成内容;用其它电脑重复修补4次,仍然徒劳无功。系统显然
                 出现问题,只好作罢
。抱歉了!
      



         在微妙的时空里邂逅
                           
梵高临摹自日本浮世绘:盛开的梅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