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那山色岂止在千里之外

(2010-12-29 07:29:41)
标签:
南风
菱花
酒旗
北人
山色
|
分类:
引镜据点
|
那山色岂止在千里之外

节日。读诗,读李贺。
很为李贺不平。李白、李商隐与李贺,同是善于体会女性感情的诗人,在中国的情诗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李贺的情诗,在成就上绝不逊色于李白或李商隐,但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向有“一窝蜂”的陋习,许多批评家可以用不少心思与篇幅来研究李白李商隐的作品,对李贺的作品价值却貌似全无认识,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惋惜。
附带说明一事。选译《晚唐诗》(Poems of the Late
T'ang)的葛拉罕(A.C.Graham)对李商隐的爱情诗极力称扬,但却把李贺的闺情诗评为没有感情深度的“艳体诗”。李贺的《大堤曲》,是《晚唐诗》中选译的作品之一: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诗中的“北人”,是指“郎食鲤鱼尾”的“郎”,其意甚明。但葛拉罕却把“留北人”译成:“I stop the man from the
north”,显然把原意歪曲了。然而一想到中国一些批评家的“短视”,我们又怎么忍心怪罪外国人呢?
“闲言”表过,该来谈谈李贺的《江楼曲》。毫无疑问,这是李贺非常杰出的一首闺情诗: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鼉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眼前便有千里思,小玉开屏见山色。
我们且看诗人如何运用“风”、“水”和“雨”的意象,来刻画诗中少女的心境与情绪。
“鲤鱼风起芙蓉老”固然是实景,但却含有双关的语意。“鲤鱼风起”和后面的“语南风”联系,颇有“尺鲤传书”之意。“芙蓉老”虽然比喻少女的芳色憔悴,但也同时暗示她憔悴的原因。古人爱以“芙蓉”比喻情侣的相爱相怜;少女因爱人远去,寂寞中便也有了红颜易老的感觉。
“晓钗催鬓”即“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之意。诗人在这里用上“晓钗催鬓”,是暗示日用品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少女在清晨时看到发饰,便想起该是梳洗的时候了,因此她的理鬓,似是被“晓钗”所“催”。但这仅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她虽然懒于梳洗,却又想寄语“南风”,故此匆匆理妆。——女为悦己者容,少女既渴望与情郎会面,又怎么能不强打起精神来理妆呢?
“语南风”是凭风寄语,同时也含有祈求“南风”相助之意。“抽帆归来一日功”说的是情郎若肯扬帆顺风归来,不过是一日的行程。“一日功”是航程的速度,同时亦与前面的“芙蓉老”与“催鬓”隐成对照:人虽无法逃却时间消逝的影响,但若肯利用时机,还是可以与时间竞赛的。
然而时机也常有意外的障碍。——风虽有,却也带来了雨(“鼉吟浦口飞梅雨”),这当然会影响到情郎的归程。
在古人的想象中,气候的变化与动物的生活是交互影响的。诗中的”“风”似因“鲤鱼”的出现而起,“梅雨”也似因“鼉吟”而飞降。诗人写“风”写“雨”,而特别提及“鲤鱼”与“鼉吟”,正是在暗示少女的主观情绪。在少女的感觉中,“风”与“雨”似是她的情绪变化所感召的。
“梅雨”能沾败衣物,所以“竿头酒旗”要“换青苎”。少女在江楼盼望,不见“归帆”,但见“竿头”的新的“酒旗”,这一方面是呼应前面的“抽帆归来”,一方面则引起后面的“黄粉油衫寄郎主”,甚至又为“新槽酒声苦无力”埋下伏线。
“晓骚浪白云差池”,指的固然是天上的“云”与江中的“浪”,皆因“风雨”交作而动荡不定,但也暗示少女的心情变化。少女在心情激动当中,仍然不忘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她看到新换上的“青苎酒旗”,便想到该寄“黄粉油衫”给“郎主”。像这种描绘“寻常物事”在其他情诗当中貌似十分少见。
“新槽酒声苦无力”颇有借酒消愁之意。“新槽”是新酿尚在酒槽之中,少女虽想取饮却还要等待,听着“酒声”的滴沥,更感落寞无聊,所以是“酒声苦无力”,“新槽”和前面的“酒旗”亦相呼应。少女因看到新的“酒旗”,便想到“新槽”家酿。她为何不迳行沽酒,而必要取饮家酿呢?想必家酿不是为了自饮,而是等待“郎主”归来共饮。此所以一听到“酒声”,便想起归期无定的“郎主”,倍感懊恼。
“南湖一顷菱花白”自然是指风雨之后的情景。形容“南湖”为“菱花白”,这与前面的“芙蓉老”也是有呼应作用的。少女在临镜理妆(“晓钗催鬓”)时,便有冶容易衰(“芙蓉老”)之感。现在说湖面像镜(菱花)一般白,这便使人回想到“晓钗催鬓”时的情景了。
但是“一顷菱花白”的心境到底是平静的,与“萧骚浪白”时的激动毕竟不同。然而,少女的心境真的能平静如镜吗?
“眼前便有千里思,小玉开屏见山色”,这与六一词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颇似同一机杼。全诗写水景,何以临结束前说“山色”呢?盖“山色”为屏所遮,故而不见。而此处之“山色”,亦似是别有他指。山长水远,少女对她的“郎主”的悠悠情思,又岂止在“千里”之外?

(图片来自好友贾夏沫博,特此致谢。)
低吟一阙典雅蕴藉的《如花如果》,倾听一段风月无边的《江南情》。
记得我们有约。点击,直接进入这洋溢着友情的天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