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nfriend获选为年度词汇说起

社交网站催生的网络流行语“unfriend”,日前获得《新牛津美语大词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评选为2009年度词汇。
该词典将“unfriend”定义为动词,意指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与某某人“解除友好关系”。词典的编者Christine
Lindberg表示,“unfriend”一词,既符合潮流,也有长久使用的潜能,因此被纳入现代动词。
除“unfriend”之外,其他提名竞选年度词汇的还有“hashtag”(Twitter功能所采用的“#”标签)、“intexticated”(在开车时被手机sms干扰)、“sexting”(用手机sms传送色情内容)、“freemium”(提供免费服务的商业模式)与“funemployed”(趁失业时玩乐或追求兴趣的人)等科技与经济新词。
消息公布,即时有报章专栏发表否定意见。该作者的看法是——现时的英语美语,有足够的词汇反映“绝交”,如to cut off or
sever friendship或to split up with (sb)。
个人的看法是——“解除友好关系”与“绝交”,还是有区别的。倘若词汇能分得更细致,意思的表达将会更加准确。
打个比方。诙谐与滑稽有分别吗?严格说来:有!——诙谐与滑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词汇,那么,舶来品的“幽默”,即是我们老祖宗的“诙谐滑稽”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humour/humor”这个词在翻译成中文之后,在运用量方面为什么反而超越了“同等意思”的诙谐与滑稽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想,Christine Lindberg 的符合潮流与使用潜能的说法是可以接受的。
(图片来自丹阳兰家博,特此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