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自杀事件的反思与警示(河南手机报7、21政务版)

(2015-07-18 21:52:28)
标签:

杂谈

官员自杀

反腐倡廉

小三反腐

打虎拍蝇

分类: 杂文
>>官员自杀事件的反思与警示

    7月18日1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玉萍坠楼身亡。
    7月16日6时许,山东省济南市发改委某处处长王炳建在该市旅游路一小区坠楼身亡。
    7月12日14时许,福建省福清市音西街道办事处的宣传统战委员郑某某于该市中心城区的东方国际大酒店坠楼身亡。
    短短一周时间,官员自杀事件如此频发,却并不显得新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似乎对官员各种方式的频繁自杀已经“处变不惊”,虽然这些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贴上了官员的标签,显得非比寻常,但是人们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同情和惋惜,取而代之的反而多是猜忌、调侃,甚至一顶顶贪污腐败畏罪自杀的帽子纷纷扣了上去。
    生命的阖然逝去却被一片口水的汪洋淹没,在略感心寒的同时也难免让人陷入深思。
    如果对众多官员自杀事件稍加分析或不难发现,官员自杀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类: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工作压力过大及官场潜规则困扰;个人感情生活及家庭问题所累;反腐浪潮下不排除畏罪了断或以此逃脱罪责。
    逝者为大,让逝者安息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但是,因为他们的官员身份,我们也并不希望其“一死了之”、“一了百了”,而应不仅局限于反思,更要积极调查和追问,拨开事件背后的迷雾,用及时的、合理的、真实的、令公众满意的“官方回复”稀释公众对真相诉求的浓浓焦虑和臆想。
    然而,官员自杀事件的官方态度往往三缄其口,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有了回应也显得模棱两可,要么是生硬的“无可奉告”,要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在调查”,却很少见过具体的披露信息,还原该自杀官员是否与腐败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因此,官员自杀很容易就陷入了有罪推定的“阴谋论”,公信力便在公众的猜来猜去中闪了腰,打了折扣。事实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越是遮掩捂盖,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是会招致更加八卦的揣测和演义。
   纵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之下,“为官不易”的色彩显得越来越浓烈,因而,我们是时候就“官员频繁自杀”好好反思一下了,无论是官员的心理问题还是存在其他的经济问题或作风问题,都必须纳入思考范围。多对问题官员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困难及时进行帮助或帮扶,同时,要加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让党员干部浑身上下都是正能量,都是积极向上的形象,而不是任其“破罐子破摔”,一步步坠入歧途,走上“不归路”。(张红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