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说自己的孤陋有多寡闻,也不想说中原历史有多厚重、文化有多流长。我只想说,我踏着前人的足迹、碾压着前人的覆辙,每到一地,如果能够嗅闻到他们的一丝遗味,感受到他们的些许幽灵,别的不说,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芸芸过客之一,被裹夹着,在驻马店停车,古时的驿站,成为我今天的快捷酒店。
首先关注了一下驻马店的报刊,除了日报外,晚报叫《天中晚报》,杂志叫《天中》,而且居然是纯文学杂志。“天中”二字引发我不小的兴趣。
原来驻马店地处我国中心,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
115°12'之间,属于南北和东西的中心位置,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
那么为什么又叫驻马店呢?顾名思义,肯定与马有关。
搜了几个版本。一说因为以前是个驿站,古代官员、商贾、行者等中途休息和换马的地方,所以叫驻马店;一说古时有位穷酸读书人赴京赶考路经这里,因没钱住店而借宿在马棚里,后来中了状元衣锦还乡时又路过此地,隧命名为驻马店;另一个版本则是第一个的升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一骑红尘”就有了马,而驻马店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一笑,去南方带荔枝的必经之地和要道,因为一来贵妃啖荔枝之心殷殷切切,二来路途遥遥,要在荔枝的保质期内带回奉上,所以必须星夜兼程,马歇人不停,骑士们则在驻马店换马后再继续扬鞭。驻马店这个名字就产生了。简言之就是驿马驻所之店。
今天的驻马店老城区就叫驿城区,很明显是沿革和传承了它的历史名义,或者说名意。
名字的演绎仿佛注定了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果然,关于驻马店的传说、典故、轶事还真不少,多到令人另眼:盘古在这里开了天辟了地、重阳节在这里发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及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均发源在这里;还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等等。另有伏羲画卦、周公测影、子路问津、关张相聚等故事,都足以彰显驻马店的魅力所在。
可是,过眼烟云只能拿来谝一谝,车马都在前行,而且都必须前行,到了今天,我们有什么继续传续?我在这里只看见霾,比郑州还浓密的漫天灰霾。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想起《三五历记》里这样描述中国宇宙之神的故事,而且这故事就发生在驻马店,凭窗望月,朝着东南盘古山的方向,我祈祷,明日开天。
2013年10月14日夜于驻马店源源快捷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