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找鸡
(张红亚)
因为给高考让路,上高一的大孩子放假。
回到家里,还没亲热完,就憋屈很久了似的,可怜巴巴地说要吃鸡。
乖乖来,你不说倒还罢了,你一提起来鸡,老爹这肚子里呀,万千痒痒虫也开始翻江倒海了。
乖乖来,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都两个多月没吃鸡蛋了!
乖乖来,还不都是因为禽流感嘛!
乖乖来,能再忍忍吗?再在祷告和祈盼中忍一忍?
孩子马上理直气壮地顶撞老子:没看新闻吗?上周不就解禁了吗?
乖乖来,老爹不是想再保守一点嘛!
咋着都是死,该死不能活,您老人家就发发慈悲,弄一只该死的鸡子来吃吃吧。
好吧好吧,老子依小子,咱去弄。
开上咱家的小三,稳把方向盘,挂档踩油松离合,奔合欢菜场走起。
在那里等着的仍是失望。问摊贩,咋还不卖鸡?“虽然让卖了,可是弄三只五只搁这三天五天也卖不了俩,俺们自家又不吃,最后臭了,扔了。”摊贩一脸苦涩。
那咋办呢?这鸡还真吃不上?不行,咱家是个凡是一旦拿定主意就必须付诸实施的货。
走,乖乖来,老爹带你去乡下找。
郑州这个号称没有鸡的大城市其实并不大,虽然灰霾弥漫,拥堵不堪,但是小三一旦撒起欢儿来,不过半小时,就装着咱家爷俩出城了。
适逢三夏,麦收正火。在浓密的灰霾中,穿行在乡间,遍寻鸡子不见。
一路进了三家养鸡场,基本都只有一人值守,问鸡,答无。欲再攀谈细究,对方均避讳有加,欲言又止。心照不宣,撤退。
想起一个妙招:直接进农户家,问问有没有养家鸡的,倘能碰上,岂不更美味?
结果还是竹篮打水。
沿途走走停停,逢路边有人就问:老乡,咱村子里有谁家养鸡的某?这些淳朴的乡亲仿佛导演好了似的,先是拿审视的目光打量咱家这个异客,然后讳莫如深地拐弯抹角根本不直接回答咱家。
扫兴上车,孩子破解谜团:老乡们会不会把咱俩当成巡视组(这两天这个词流行哈)的了?因为禽流感疫情横虐时所有的鸡都给扫荡了,而且不许再养鸡,所以咱爷俩这样找鸡,即便有鸡,鸡也给咱打游击啊?
咱家对天喝了一口霾,似有所悟的样子。
找不到鸡,不能白带孩子下一趟乡,更不能对不起今天刚降了7分钱的汽油,于是转移话题,哄孩子说:老爹带你去看联合收割机割麦子吧,老爹知道你还没见过那天呢。
不看!扫兴的孩子还沉浸在红烧鸡块辣子鸡小鸡炖茄子的口水汪洋中,根本不理咱家那茬。
得,想象着鸡的样子,回家。
2013年6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