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家园——《西藏影像往事<跨越时空>》读后
(2011-12-14 15:23:55)
标签:
随笔读后感藏地密码心灵家园跨越时空 |
分类: 随笔 |
心灵的家园
——《西藏影像往事<</font>跨越时空>》读后
(张红亚)
利用一上午的工作间隙,走马观花地翻阅了《西藏影像往事<</font>跨越时空>》一书,因为同事从省图书馆借阅而来,因为“书非借不能读也”,所以看得快而投入。
亲身去看西藏,目前为止还在梦中,仿佛图腾,也好像目标,一直作为人生的规划,隔空摆放、高高供奉、魂牵梦萦着。
关于西藏,在网上电视上、从书报中,不知道已经认识甚至了解了多少次,更有画家好友罗琦曾于八年前从沪上出发,徒步走完长江,最后到达源头所在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下,每一次间接地触及西藏的脉搏,一种神圣、一种凝远、一种壮阔,总会洗礼我逼仄、枯涸的心胸。
近乎饥渴地迅速浏览完《西藏影像往事<</font>跨越时空>》,又一次沐浴在此番况味之中。
《西藏影像往事<</font>跨越时空>》收录了14位摄影家在近60年的时间里亲历西藏的影像与拍摄经历。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用一辈子去关注家乡的藏族摄影家,有解放初期最早进入西藏的艺术家,也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西藏的摄影家……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不仅被一段段生动的故事所打动,更为摄影家们对这片土地的挚爱所感染。那些或质朴或生动、或凝重或壮美的影像,带着我们回眸历史的长河,去感受西藏人文地理的斗转星移。
这本厚实而沉甸甸的大书严格来说应该属于画册,因为兼有了摄影师们口述进藏经历的文字描述,实际上也成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综合资料型的读物,又因为书中所录内容从建国时的1949年至2009年,时间跨度达到两个世纪的60年,真实地记录了西藏在这一时期的变迁,所以它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型读本。
从这意义上来讲,这本书的厚重不仅是书本身的特质,也是其内容的体现,更是那14位作者生命的重量,最终,它们凝结成西藏的无比之重。374张凝聚了神性与血汗的照片,俨然374颗珍贵的珠玉,连成一串藏地密码,留与后人解读。
摄影是见证的最佳手段和介质,它对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风光、风土、宗教等方面变化的点点滴滴,用瞬间的定格,展现恒久的精彩。一片云、一块石头、一幅经幡、一道皱纹、一枝格桑花……都是历史的碎片,都赋予了亲历者的心血和感情,刻印上它们所处时代的痛苦与欢乐。
这14位摄影家只是无数亲历西藏、感受西藏、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西藏的无数艺术家们的代表和缩影。
任何人也无法将其复制。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