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芭蕉雨声:毛三和我面对面——读毛三的《琢玉集》

(2009-11-07 00:03:43)
标签:

书评

芭蕉雨声

杂谈

分类: 随笔

  我说的面对面,不是央视主持人王志与世界顶级首脑的“面对面”,也不是真的与毛三在酒吧、茶社或咖啡屋里坐着,芭蕉没有那个大荣幸。我在读书,一本毛三写的名曰《琢玉集》的书。

转】芭蕉雨声:毛三和我面对面——读毛三的《琢玉集》

  

    汪曾祺汪老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够狠够辣,他的文字,不是给一般读者读的,那是给科学家看的。伟大是伟大,但不一定亲切。读毛三的文字,感觉恰恰相反,伟大倒不见得多伟大,就是亲切。就像毛三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捧一碗酒,或端一杯茶,偶尔他也点支烟。他望着我,说,聊,侃,也低语。眼眸里流转着的是激情,是热烈;是愤慨,是不平;是怒吼,是大喝;是诗人的多情和浪漫。此时,活生生的一个毛三,是同事,是挚友,是兄弟。是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篇文章是一个话题,我在听他说,听他侃,听他娓娓道来。我能看见他手舞足蹈,振臂一呼,扼腕叹息,拍案击节的样子。也能听清他细微如汩汩流水的歌吟,那是思念,是留恋,是回忆……

    他就坐在我对面。

    毛三说:《妈妈腌的咸菜》可好吃了,接过妈妈让二哥捎来的包裹,“沉甸甸的母爱瞬间像一股暖流,袭满我的全身,萧瑟凄凉的秋风仿佛与我隔绝。” 毛三这个游逛在外多年的游子,最能体会想家的滋味吧。《面疙瘩鸡蛋汤》是毛三的最爱,也许,妈妈把浓浓的暖意都随着葱花和鸡蛋一起放进毛三的碗里了吧,不然,他不会在暖黄黄的灯光下亲手给女儿给妻子学做面疙瘩汤吃。眼看着她们吃。

    毛三爱小家,爱自然,更爱我们的大国家。他的爱是凡夫俗子的爱,他不能驰骋疆场,没有日理万机,他做着平常的事物,吃着平常的饭菜。但,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正义。接触不多,但一眼我就能从他邮寄过来的包装信封上他的笔迹中窥出其品格一二。他的笔画遒劲,笔力洒脱,点横之中容乾坤,一撇一捺藏风骨。我说,你练过?他说没有。我知道,率性的毛三,字如其人,堂堂正正,不媚不卑,泰然自若。你听他又说话了,坐在嵩山半山腰的石头上,眯着眼睛:

    “透过正裂开的云罅,我觑见一群精灵,它们或冠盖于岩首,或侧身于峭壁,或亭亭于谷壑,或屹立于柏间。在万象排空、领袖群峰的幽深之处,它们巍然于山麓,临空于山岩,矫如盘龙,昂如仙鹤,仪态千般,风情万种,潇洒自若,气定神闲,肩扛秦砖,身被汉瓦,沧桑千年,虽历久而弥坚。我猛地悟出:这勾人魄、震人心,摄人魂、陶人情的嵩山古建筑群,才是嵩山的真魂!”

    这是毛三在《嵩山魂》中的独白。让我们跟着毛三一起聆听心动的声音:

    “我一下子被那种刚毅苍健、生生不息的精神所深深感染。默会天地正气,吟啸自然华章,于一片幽明杳霭中,朦胧读懂了宇宙洪荒锲入在嵩山的生命密符。”

    这些算不上精准老到的文字,已让我们读出了毛三的一腔豪情和由衷的对自然对故土对山岳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毛三对嵩山周遭古建筑群的细细描摹,我们已真真触摸到了中岳嵩山之魂魄。嵩山的雄浑之气及其穿越千古的文化内涵,都融汇在毛三的字里行间了。

    毛三喜欢行走,喜欢摄影,他的视角独特,思维细敏。总能从墙旮旯里捡拾一片叶一朵花,或枯或荣,都要说道说道。侄女在园内踩踏着《小草》,可劲地撒欢儿。城里孩子嘛,难得飞出去一回。毛三喊住她,说爱护草坪人人有责。可当晚上毛三和侄女一起看足球比赛时,侄女有话说了:“那么多大人都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地去抢球玩,你还一个劲喊加油,小草也是生命,我们要爱惜它!不是叔叔说的吗?你咋忘了?”毛三哑口无言。结尾干净利落,却意味深长。我们怎么跟孩子解释,说这块草坪可以踩,那片草坪不可以踩?其中有太多的无奈和无解。《不能欣喜“欣喜河南的进步”》一文,更是从“进步”里听出了居高临下,听出了装腔作势,听出了貌似热爱其实沽名钓誉的名人回故乡的丑态。你说毛三偏执,也行,你说毛三吹毛求疵,也罢。我说毛三好样的,最起码咱不愿在领受那份嗟来之食的时候还点头哈腰一脸的崇拜和忐忑。咱听话要听音不是吗。

    毛三不是不懂得感激和尊重,相反,他很懂,他很重感情,满怀悲天悯人之情。他喜欢赤裸裸地直抒胸意。不藏不掖。你看题目《欠薪就是欠德》,《天下第一扯淡》,《弱智的CCTV5》,《他们其实很讨厌》,《永远的铿锵玫瑰》。不读内容也能猜出七八分。他还喜欢用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大道理。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扎根媳妇不孝顺,说两个儿子分家当咋能分成三份?老人不该留一份的。之后,她煮好了三个咸鸭蛋,她的儿子却全搂在怀里,不给爹娘吃。还说:“你们就我一个儿子,我又不是弟兄仨。”扎根媳妇听了,“脸青得像鸭蛋皮,嘴巴张得像鸭蛋,僵了。”比喻贴切自然。只是毛三不用《三个咸鸭蛋》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用响亮到有点俗气的题目来说孝道,说上行下效。读后让人哭笑不得,而又颌首会意。

    毛三还喜欢用反讽的笔调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五味杂陈,让人噗嗤一笑之后是掩倦沉思。比如,《女人不露,天理不容》,《浅谈“刺棱盖眼”彩色头》,《不包装简直不是人》。等等。刺棱盖眼彩色头,听着蛮新鲜。毛三是这样描述的:“刺棱,就是把头发弄得刺刺棱棱,凌乱不堪,参差不齐,老话说,就是像鸡窝一样,或是像炮炸的一样。

    盖眼,就是在刺棱的基础上,还要把一双或一只心灵的窗户——眼睛遮盖一下!大概是透过头发的丛林看世界才是比较真实,比较美的吧,咱玩的就是这个障眼法!”不无调侃的笔触,掩盖不住毛三对时下一些不太正常的另类时髦甚至是低级趣味的潮流的善意嘲讽和轻微苛责。

    那些丧尽天良的社会丑恶行为,毛三就不留情面了,横眉冷对甚至是深恶痛绝了。《草它妈是谁》,尖耳人一听就知道毛三这是发狠了,骂人了,还拐着弯。不信你大声喊一嗓子试试?操他妈是谁,是谁这么缺德啊!?三聚氰胺添加到婴幼儿奶粉里,骂他们还是轻的,千刀万剐也不解恨。粗野的毛三,内心却潜藏着深切的恨铁不成钢的况味。文不长,构思精当,运笔巧妙。毛三费了一番心思。

    若因此而觉得毛三就是一个高大全的革命形象,或者光着膀子在街边张牙舞爪的侃爷,那就错了。善写诗的毛三怎会没有柔肠小情呢。

    《情调小弹》里,毛三呷一口茶,幽幽地说,“情调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用笔和语言来描述其俊俏之姿。她也许是一缕稍纵即逝的氤氲,一抹淡淡的天际流霞,一丝飘渺虚无的心海蜃楼,或许又是一句久违的问候,一条温馨的短信,一首甜美的小诗,一次三五朋友的小酌。她无形无象,却无时不在我们内心的最底层沸腾着,蠢蠢欲动。”

    风花雪月,毛三也常常一个人沉浸其中,孑然独思。在《夜的碎片》里穿行,“夜,不由分说地隐去了万物的色彩,将缤纷的三原色搅混在一起,只孕育它朴素而深沉的黑;夜,不由分说息去了嘈杂熙攘的喧闹之声,将聒噪的万籁笼罩成遮天蔽日无边无际的沉静。”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思考。

    《如期而至》中,“雪,以她曼妙的舞姿,洒脱依旧,飘逸如故,姗姗而来。”开篇干净纯美。接着,“生命的四季,没有了雪的冬天,和没有花的春天又有何异呢?

    即使偶尔刮起一阵刺骨的寒风,在心的海面上,每一艘船里总有一双沉着的眼睛和刚健的大手牢牢把握着方向。无论挫折和苦难,无论痛苦和幸福,以雪花般平静的心境、平和的心态展示达观的人生,希望如期而至。”毛三就是这样,总能在虚幻的美景中找回精神的依托,觅得新鲜的力量。他爱,而不沉迷。

    毛三对音乐的感悟更是敏锐而独到,纤细如蚁须之颤动,且语出惊人。《品味蔡琴》,“在蔡琴散文诗般优美、水墨画般清雅的歌声中,蔡琴柔美的吟哦配上大段的内心独白,于朴素静谧中抒发出一个平凡女性对人世红尘的恋恋真情,静静听来如空气中飘洒的阵阵茉莉花香,美得让人魂飞魄散!

    那一副洋溢着深厚古典气息又流泻出无比灵气的嗓音,简约透明,晶莹清澈,像月光下的颗颗露珠,静静滴落,惊动了一泓秋水。”我也喜欢蔡琴。淡定和从容,让一个女人优雅得不行。

    《琢玉集》,通读下来,仿若在毛三对面坐下好几回,聆听了好几回。他的爱恨愁怨都凝在眉目之间。毛三的文字简短,惜墨如金,都吝啬了。读着,听着,戛然而止,没了。留给我们的是一大段的空白。这种留白是画作里的机巧,是生命里的休憩,更是给予读者静思的便利。毛三不贪心。他对文字的雕琢似乎也不太刻意。粗线条,有核,有骨架。核外面本可以包裹一层果肉一层皮,给人以圆润和饱满的视觉感受的,他不;骨架里面本可以塞一些肉乎的东西,以显得丰满和柔软,给人舒服的手感的,他不。他谦虚,他实话实说了。他说,有时吧,还真的觉着有话想说说不出。着急。我说,是不是琢玉的凿有些钝,想读书以使其利?要读的。朋友推荐的有,总是忙。

    听毛三说话,不是毛三有多么崇高的思想和多么灵动的舌头。用序言里赵立功先生的话说是毛三的“真诚,勤勉,重情重义。”我说,是毛三的质朴,率真和如火的热情。就像他在《无名小花赋》里的结尾处所言:“正因为她平常,不起眼,我才如此珍爱、这般虔诚地静心养护它,认真地喜欢她啊!”直言剖白,不掩不饰。我说,因为毛三正处于怒放的开花期,我才喜欢聆听他,欣赏他呵。待他硕果累累,他的听众就不缺我一个了,我就可以安静地坐到墙角的位子,或者默默地端茶倒水给大众。乐此而无忧了。

                                                           2009-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 独
后一篇:都市诗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