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林外史》中过继文书一则

(2011-04-01 10:42:34)
标签:

儒林外史

过继契约

    近日翻看《儒林外史》,浏览到第二十五回“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讲到戏班子老板鲍文卿无子,而修乐器的落魄文人倪霜峰生养过六个儿子,因无力抚养死了一个卖了四个,第六子也“只因衣食欠缺,留他在家跟着饿死,不如放他一条生路。”准备卖掉。于是鲍文卿就出二十两银子,将倪廷玺过继为子,改名鲍廷玺,找左右邻居做见证人,立有文书如下:

     立过继文书倪霜峰,今将第六子倪廷玺,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今欲有凭,立此过继文书,永远存照。

                                                嘉靖十六年十月初一日。

                                                 立过继文书:倪霜峰。     

                                                 凭中邻:张国重、王羽秋

    这个契约虽然简短,但把过继的主要事宜都说清楚了,详略得当,尤其“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一句,现今的文书要好多词句表述,也不一定达到所要表达的效果。特录在此以供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