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2012-03-25 23:42:51)
标签:

文化

〖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七绝·金帛多藏

金帛多藏祸有基,英雄聚会本无期。

一时豪侠欺黄屋,七宿光芒动紫薇。①②③

七绝·取非其有

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

计就只须安稳待,笑他宝担去匆匆。④

七绝·诛求膏血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⑤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⑥

【注释】

①黄室:即黄堂,太守办事的厅堂。明清时知府为太守之职,故俗称知府为黄堂。

②七宿:宿,音袖。指北斗七星。

③紫微:帝王宫殿。

④计就:计谋已经制订好了。

⑤诛求:征求,需索,要别人供给东西。

⑥缘因:由来,原因。

【简评】

⑴大意:

其一:大肆收藏金银丝帛,这是灾祸滋生的根基,英雄豪杰共聚一堂,本来还没有预定的日期。一时间行侠仗义的豪杰们要欺一欺官府,北斗七星人间聚会要动一动帝王的威严。

其二:搜取并非属于自己的东西,官都是盗,豪杰们夺取官府的不义之财,用 来满足自己,这种“盗”也算公平。计谋已经安排妥当,只要安安稳稳地等待,可笑啦,梁中书给蔡太师祝寿的十一担财宝马上就要被人洗劫一空。

其三:大肆搜求民膏民血来为岳父祝生日,全不顾及老百姓的生活差不多与死亡接近了。从这里我们才相信自古以来那些招致劫夺的,一定有原因,一定做了亏心事。

⑵评介:这三首诗有一个中心,那就是自古以来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官即是盗。高俅是这样,蔡太师是这样,高衙内是这样,梁中书也是这样。俗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百花银。”其实,清以前又何尝不是这样。“智取生辰纲”要“欺黄室”,要“动紫微”,这就表明了晁盖、吴用等看到了阶级对立的基本事实,因此,他们要劫夺不义之财,要替天行道。

 

七言诗·玉屏四下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①②③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④⑤⑥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⑦⑧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⑨

【注释】

①玉屏:玉制或玉饰的屏风。

②簇簇:聚集成团的样子。

③萍藻:浮萍和水藻。(分别为水面和水中植物)

④簟:音垫,即竹席。

⑤虾须:这里指帘子,

⑥玛瑙:玉髓矿物的一种。颜色光美,可作器皿或装饰品。

⑦六龙:这里指日神(太阳)。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⑧蓬莱岛:即蓬莱山。古方士传说为仙人所居,在渤海中。

⑨红尘:飞扬的尘土。

【简评】

⑴大意:红色的阑干围绕着水阁,成群结队的游鱼在水中戏弄着浮萍水藻,消暑的人把凉亭四周玉饰的帘子放下来。铺好八尺长的白色竹帘,当作竹簟,头枕着一枚红玛瑙当作枕头。日神都惧怕天热,不敢行走了,蓬莱岛近旁的海像是被火煎烤一样,海水都沸腾起来。水阁中乘凉的公子摇着扇犹嫌风小,尘土飞扬的古道上行人却正在奔波。

⑵评介:这首诗写酷热难当。前面四句写“公子”于水阁凉亭纳凉的情景:铺着竹簟,枕着玛瑙,放下玉帘。从侧面写天热难当,也直接写出人的悠闲无事。第五、六句则使用夸张和比拟手法描写,正面写出天热情形:太阳也似乎热得不想动了,海水也似乎要沸腾了。第七、八句通过一组对比写当时社会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情形,这其实是两幅生活图画:富人的和穷人的。这首诗写景,写天热,形象具体;同时,这首诗也很形象、很简明地写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七言诗·祝融南来

……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①②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③④

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⑤⑥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⑦⑧⑨

【注释】

①祝融:火神。

②火旗焰焰:火旗,火热的云层。焰焰,火初起的样子。

③凝:凝固不动。

④万国:全国,全天下。

⑤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⑥阳侯:传说中的波臣。

⑦何当:何时能够。

⑧金风:秋风。

【简评】

⑴大意:火神从南方鞭赶着火龙而来,炽热的云层像起了火将满天烧得通红。正是中午时分,一轮烈日在天上凝结不动,不愿离去,整个天下都像在红炉中炙烤一般。五岳苍翠的树木干枯了,雾霭也没有了,海底波臣阳侯也为波涛枯竭而大生苦恼。何时才能够在一个傍晚里吹起秋风,为我们一扫这天下的炽热。

⑵评介:这是唐代诗人王毂的七言诗,题目为《苦热行》。

这首诗大肆状热。第一、二、三句写天上:火龙飞舞、火云烧天、烈日当午。第四、五句写地上:全国火热,绿意烧尽。“如在火炉中”比喻贴切,十分形象,火气似乎逼人而来。第六句写到海底:连波神都担心海水会干枯。这一句虽是虚写,但通过写波臣的心理,进一步突出了太阳炙烤的影响。这样诗歌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写出了一个立体的“火”桶来。最后两句也是虚写,人们希望一晚秋风尽扫暑热,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突出“热”,热已经使人们难以忍受了。 

七绝·赤日炎炎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①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②

【注释】

①炎炎:热气炽盛,灼热。

②王孙:公子。

【简评】

⑴大意:灼热的红日像火一样烧烤着大地,田野里的禾稻大半已经晒枯烧焦。农夫们的内心里就像有一盆热水在蒸煮,富家公子们却打着扇,悠闲无事。

②评介:这首绝句,用词精练,含意隽永。一、二句状景,抓住特点,描写出一幅天旱图:天上一轮红日,天下一片枯禾。一个比喻“似火烧”,火气逼人;禾稻“半枯焦”,而人更心焦。第三、四句写人,描写出来的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一是农夫焦虑,写心理;一是公子摇扇,写动作。“如汤煮”是一个带有夸张意味的比喻句,极尽此情此景中农人的心态;“把扇摇”,虽然看似轻描淡写,但“摇”字一出,王孙公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因此这首诗于平淡中见真功夫,既写事物的特征,又写人物的心理,并且于人物的心理和动作的描写中,也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