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的“七不”,您知道吗?

标签:
育儿阅读 |
分类: 杂七杂八 |
读书的意义绝不在于阅读的本身,更在于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以下的亲子阅读七“不”原则,也许能够让你和孩子能更加享受阅读的美好。
1
不盲目选购
年龄段很重要。比如一岁前喜欢认知、一两岁喜欢美图、两三岁喜欢语句明快重复、三四岁喜欢生动的情节、四五岁该喜欢趣味探索之类等等,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兴趣特点,在选择上要有所侧重。
别人说好的书未必就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读书就像穿衣服,不赶潮流,适合自己最好。没有哪本书要必读,就像没有哪件衣服要必穿一样。
2
不追求数量
有的家长几乎逢书必买,柜子里满满的,列出的书单长长的,似乎一天读两、三本都不会重样的。有的孩子总在看新书,几岁下来可能读过几千本了。其实,存书多少并不重要,读过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真正喜欢、记到心里的有多少。
3
不局限风格
现在说起孩子的书,似乎就是专指绘本。绘本漂亮的图画和可爱的文字确实很好,但看得多了(特别是繁多的国外绘本),难免也会审美疲劳。所以,不妨换换口味,给孩子订购一些期刊画报。相对于绘本,画报的内容和语言更丰富多样。
4
不强迫阅读
每晚临睡前给孩子讲书半个小时,其余时间不应强迫孩子阅读或主动给孩子讲书。常听有的妈妈抱怨孩子不爱看书,追着讲都不听。为什么要追着讲呢?阅读是一个好的爱好,可以潜移默化地形成习惯,但不该强求。
5
不劝导喜好
每晚临睡前讲的故事,讲什么书应该由孩子根据喜好自己决定。至于一本书里他要听哪个故事不听哪个故事,也应完全由他自己做主。
6
不干扰思路
讲书时,妈妈只是读,不加以解释和分析。可能有的家长喜欢读一两句便扩展一些内容来帮助孩子理解,但那毕竟是大人的想法,孩子未必是那么认为的;或者孩子还没有理解到那个程度,而大人先入为主地占领了他们的思维。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7
不要求复述
幼儿园里常常会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孩子把自己听过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和大家分享。其实细想一下,这种形式的最大意义不过是表演,因为复述情况是需要旁人来观看和检验的。如果孩子真的理解了书中的某一部分,并且能准确、生动、幽默地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是不是要比背诵和复述更好呢!通过理解与感悟,变为自己的精神营养,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其实在阅读中,家长有个好心态、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自己也是轻松省事的。
讲座概要
一、亲子阅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亲情陪伴
2.用故事传授道理
3.对语言能力、词汇量的影响
4.为未来阅读、写作、专注力做哪些准备?
二、如何进行亲子阅读?
1.如何引领孩子进入阅读
2.如何进行阅读
三、如何为孩子选书?
嘉宾简介
刘薇老师
中国早教智囊团金牌讲师
日本儿童英语研究院所全脑英语培训师
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MBA学习
2012年开始全国进行育儿讲座近400场,听讲人数达数十万人
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