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老师“一问定乾坤”微课答疑全集

标签:
绘本育儿作文 |
分类: 专题讲座 |
1、给小朋友读绘本的话要不要把图案也解释?
大猫A:首先看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其次,引导高于灌输,一味解释恐会破坏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只要成人保持对图画的敏感,注意不紧不慢的引导,孩子一定会对图画有细腻深刻的洞察。
2、从亲子共度怎么过渡到独立阅读,宝贝大班了。另外有时候宝贝不喜欢我读完故事问他问题怎么引导?
大猫A:很多大孩子的家长很是怀念曾经亲子共读的时光,因为似乎在突然的一瞬,孩子就再不需要他们陪伴阅读了。过渡往往是突然的,当下其实是最美的。关于第二个问题,一、您问孩子的是什么问题?二、不是所有阅读都需要奔着提问,有大量单纯的阅读,往往才有一定思考的凝结。
3、2周半的小朋友看绘本,亲子阅读一般讲到什么程度。我现在只局限在读完后用简单的语言再总的过一遍,偶尔问一下很简单的问题。
大猫A:正常。
4、绘本说完,需要让孩子复述一下绘本故事吗?
大猫A:不需要。
5、也有人说给孩子做绘本亲子阅读,父母只管好好读,如果孩子不要求无须解释提问,以免干扰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大猫老师怎么看?
大猫A:尽信书,不如无书,任何一个人的理论都不足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具体看我们面对的对象和选用的书籍本身。
6、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也给娃儿们读过前两个绘本,娃喜欢得很。一但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课业时间很紧,每天一课的赶工。请问大猫老师是怎么解决时间的问题的呢?
大猫A:当我们看淡一些东西,值得看重的那部分的时间就来了。
7、我们家的孩子往往会对绘本之中某个画面或情节特别感兴趣,不光要求反复给她读这部分,而且还要玩角色扮演。这样会不会在故事的完整性上有欠缺?而且有时她会制止你问题,喜欢听,听完还会自己再反复地翻看,但是就是不想回答问题不想别人再吵她,这样可好?
大猫A:我在您的问题中看到了孩子的激情,极好。
8、这么深层次的提问要孩子多大可以互动起来?
大猫A:除了那个想象力的问题外,在课上我是和3年级以上(含3年级)的孩子探讨的。不过这并不是表示3下的孩子缺乏深度,孩子因为单纯反而深刻,在难度上,不能揠苗助长;在深度上,无需拘泥年龄。
9、众多的绘本,第一次阅读家长应先有什么类型的筛选?选择绘本时注意些什么问题?
大猫A:奉上精挑细选后所得的经典书单一串(可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10、动物的那些问题,要不要给孩子先介绍介绍这些动物?还是直接找孩子们熟悉的动物?
大猫A:大部分孩子比我们了解动物更多。
11、对于孩子不爱在众人面前讲话,家长应该给孩子看哪些绘本,或许是怎样做,谢谢!
大猫A:不爱在众人面前说话并不是什么问题,绘本会让孩子知道,怎样更好地接纳自己。
12、对于绘本中所描写的基本上都是好的,善良的人或事而现实生活的不好或与之矛盾的,该怎么给孩子解释呢?
大猫A:“现实比幻想更似小说。”事实上,人世间的恶,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以笔力体现,即使阅读了描述人性之恶的作品,我们依然会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人事后,大感震惊,大失所望。如此想来,不妨在儿时的心中更多地根植善良(善良与防范并不冲突),面前这个孩子虽然一定会在未来感到失望,感到迷茫,但善意可以让他走出来,再一次相信阳光。
13、最近读了一些沈石溪的关于动物的书,大部分以悲剧收场,很多描述了人性的丑恶,孩子会常两眼含泪,怎么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大猫A:一个作家的风格往往是固定的,常读一个人的作品,可能就会钻牛角尖。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偏食,不能只吃一种。关于动物的书,推荐吉米·哈利的《万物》系列,为孩子中和一下。
14、绘本的精读和泛读是个什么比例呢?借的书往往读一遍就还了。孩子自己读好还是不好?
大猫A:泛读是精读之母,大量的泛读搭配一定引导后,精读的能力才会施施然诞生。当精读力拥有后,想泛想精,都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
15、听完讲座有和孩子一起读《克里克塔》,看到警察拿枪进门那一页,儿子是说坏警察,说蛇也坏,不该缠着小偷,他不觉得小偷坏,还说那是小朋友的爸爸,小朋友在等爸爸回家,这时候如何引导 (备注,男孩,三岁八个月)。
大猫A:我小时候读书,不懂文字,只看图,看图自顾自说故事,其实内容常与真实内容大相径庭。不过,非常幸运,那时没有人打断、纠正我。在我20多岁之后,我阅读到了安野光雅的《美丽的童话绘本》系列,“小狐狸阿空在森林边上捡到了几本《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话》。阿空央求爸爸给它讲书上的故事。可是,狐狸爸爸不识字,这可真是愁死人!最后狐狸爸爸架不住阿空苦苦央求,还是给它读了故事。当然是狐狸爸爸自编自导、胡说八道的啦,它完全颠覆了寓言本身的意义,但是狐狸爸爸自圆其说的本领很强,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伊索寓言的故事本身,和狐狸爸爸的故事两相对照,既新鲜又有趣。更让人佩服作者匪夷所思的想象力。”我才更加明白,原来创造的能力比阅读的能力更重要。所以,珍重这个难能可贵的时刻即可,至少道理和故事,将来有太长时间可以慢慢讲述。
16、一本绘本陪孩子读完了,我们是否应该给他总结了,还是让他自己领悟?
大猫A:总结意味终结,领悟意味开始。
17、在讲绘本时,让孩子先提问还是爸爸妈妈先问孩子?
大猫A:随心。
18、我们文字时,孩子在观察图片,然后孩子就问问题,这时要停下来回答问题还是等念玩再回答。
大猫A:通常为了鼓励孩子的提问,我即使当下无暇解释,也一定会表扬他的好问,并把问题记录下来,一定记得回头再探讨。
19、想请教老师,对于一些无字书,比如疯狂星期二,或是一些文字很少但信息量很丰富的书,比如幸福小鸡。我们应该怎么去展开故事及跟孩子互动呢?
大猫A:之前田宇老师有精读过《疯狂星期二》,非常有意思,大开眼界。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绘本的秘密。
20、请问什么类型的绘本适合提问?什么类型的不适合提问?
大猫A:如果一本绘本让您有问题想要获得答案,就问出来;如果没有,就纯欣赏即可,不用觉得没有提问就可惜,也许某一天打开它,问题就自然叩门了。
21、孩子阅读兴趣没建立之前适合提问么?
大猫A:提问其实并不一定非是家长的事,当孩子提问,而家长认真去思考时,孩子的阅读兴趣说不定就在那一刻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