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妈:写作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 经典讲座重温

标签:
育儿讲座 |
分类: 专题讲座 |
大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左手生活,右手胸怀,孩子徜徉其中,行文好,行好文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写作的最美之处或许不在于笔尖的流淌,而在于,这是一场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家有“神娃”初长成
写作,是一场共同成长。
亲们好!我是拙原连翘班学员潘越的麻麻。
第一次上台,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所以,有讲的不对的地方,或是我这脑残手打字慢的时候,还请大家多多海涵啊!
这神群里,那真是藏龙卧虎,卧虎藏龙啊!我今天就腆着脸皮,在各位大神面前,班门弄斧,来个抛砖引玉。
当罗老师跟我说,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平时如何引导潘小子写作和画画时,我心里暗暗笑:其实,我那些所谓的“经验”,还不都是跟着拙原,一步一步慢慢学出来的嘛?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投其所好罢了,呵呵
那我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向老师们和群里的牛爸牛妈们,汇报一下潘小子和我在拙原学习这一年多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1
大猫老师曾经在课上分享过张秋生《小巴掌童话》里的一篇小烟囱的故事。
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护屋里的主人能在温暖的房间里,舒舒服服地享受美好时光,小烟囱不畏寒风的凛冽,不怕大雪的肆虐,自始至终稳稳地挺直腰身一动不动,多么值得尊敬!
倍受感动的潘越在课后把目光放到了自己家里,写出一篇习作《特殊的朋友》,对家中的每一件东西,表达了他深深的感谢。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mZIm2NsplVlIBcb5ibtZqHgDdibEUByazmP5EJYprwra7LSricbre5Nj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Og1geibNl1Ep9NGjrey7d4Nf6Mtg0icH4kdTcTiawoetqicmtBmOZ6ACog/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u8OrsFqACCcA9o875jnvefwib05zE7NzPQ9NLibIe0HssLLazPjJfpWg/0?wx_fmt=jpeg|
应该是大猫引导到位,孩子和我深受感动
表达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就是像平常说话一样
想啥就说啥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qUjJ7kVV9jRiaqspsLopaYU6KLR5IdStcicBmuibDmghaHAaia32Pj1UUA/0?wx_fmt=jpeg|
孩子说的,我记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Yj9SH9aNsPvtlyKgu8qlGZWtx5v6HEvaiaxv8cCGctZb1K31NcX1oSg/0?wx_fmt=jpeg|
要适当的调整修改一下
就像我前一段时间,在群里发过潘越即兴发挥说的一段宇宙历险记一样,他说我录
他说不上来了,我就随口问一下:“后来呢?”
然后他又会说出很多
其实,我问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下面咋编,呵呵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oCSfA12WSuDibUm4l87GcIgo6jibTkbfyNgtIaC1DAhoohENJEkGqYmA/0?wx_fmt=jpeg|
《特殊的朋友》这篇习作是去年写的。由于孩子太小,文字太多,所以,他只顾巴拉巴拉说,我低头一个劲儿猛记,并没有注意文章的先后顺序、段与段之间自然过渡等问题。后来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潘越把文章进行了一些调整,才呈现出这篇还算不错的文章。
2
从潘越学龄前开始,我就会跟他经常玩个小游戏。
现在,我非常想跟大家一起玩一玩。
请问一根缝衣服用的棉线,随便你怎么摆弄,看看它可以变成啥?
联想得越多越好哦!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VGmJHvZfvQ6ZSdDFTPwqNqUOlLZyDne67KsMXbEKMAOKicTmo8aza3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QsWNddUJSKFwkP35HCZcbjUbsMD3NiaiahM1aibsZkagmzibia0xjLem03w/0?wx_fmt=jpeg|
潘越一边摆弄着棉线,一边说:“把它直直的放着,就像一支铅笔,也像一棵大树;弯弯曲曲地放着,就像一只蚯蚓,也像海浪;卷起来,就像蜗牛。。。。
那一把餐叉呢,又可以像什么呢?除了用它来吃饭,还有没有其他的用途呢?
潘越说:像梳子、像面条、像很厉害的兵器、像光有树杈没有叶子的大树。把叉子沾上墨水,就可以用它在白纸上划出一条条横隔线;沾上彩色的颜料,就可以画出彩虹;可以当痒痒挠;可以当圣诞老人的雪橇车;可以四根巨大叉子,就能做个大笼子,把怪兽关起来;
就是这样,随便一个小东西,他都能说出十多种来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TdjFc0a22YAOq0AkgmrmiamTBF20WbxdvHsYlnYicCaEykPLMyLiarfAA/0?wx_fmt=jpeg|
这个游戏能让孩子又动手又动脑,把很多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无边想象联系起来。
而且这个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玩的。芭比麻咪们鼓励娃多想多说,娃会越想越开心,越说越兴奋的!
我想潘越看见一个煮鸡蛋就能想到幸福的一家人,看到草莓就想到臭美的娃娃,看到桃子就想到地球……可能都是跟我们经常做这种游戏有关系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yKCCYVWuAjHonK8tMXCicMNl1cVibEwbtDk4jFiazSJlRmqENrt6Vk15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rqEnusdgJaKE1EgaySPyxAg2B5LnxODeVH9IWvEfd44vwuickobRS6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mWaqN6fxwmlvES5yParCA8YYYJMaSWOROYIHt5pJsibkY8aCWTNTJxg/0?wx_fmt=jpeg|
3
我想可能有很多小朋友都会像潘小子一样,有时候一不小心就“闯个小祸”,或是制造点儿“小麻烦”,但这时候,请粑粑麻麻们千万不要马上对孩子大发雷霆,因为在“闯祸”的同时,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时,再批评他们,就真的没什么必要了。
那我们倒不如换个角度想一想,看看能不能将“坏事”变为好事?
我们为什么不能鼓励孩子利用这次的小失误,来挖些创作的灵感呢?也许一篇佳作就要诞生了呀!
潘越就有一些“闯祸之作”。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FiaxgVHwpby5qsajM3ZicKJsQVAJ435ctI4EdY2YAJaulkpULPud4Ilw/0?wx_fmt=jpeg|
去年的一天,潘越吃早点时,不小心把牛奶洒到桌子上了,一向勤俭节约的姥爷这下子可生气了,说得潘越低下头,灰溜溜的不说话。
这时,我就一边劝慰着老爹地,一边悄悄地对儿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不小心碰洒牛奶的,下次注意一点就好了。不过这次,你不能别让它白洒,看看能不能发挥下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好利用它,让它变废为宝?”
娃一听,立马眼睛一亮,又提起精神,兴奋地在餐桌上画出了这幅“牛奶恐龙”。画完,他把嘴偷偷地凑到我耳边,说:“妈妈,我非常非常喜欢我的牛奶恐龙画!”然后,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可惜那天不是星期天,不然他一定会创作的更好。
还有前几天,《铅笔的奥秘,我知道!》也是潘小子闯祸之作。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fpZdAwbNPAfKrfYudhzjtLAcNbibiclwUZtS2roOSdiaX7C9GAfRMJTB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qiaCkribu6mh2NUMJsK7nht3WI8F1FD1VBPNg2a3wrhoOwZok3sQ5La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nFXlQ3MdogmicEYKKpZ2rs2xmW8D4dgsCZ4yQJuomDkdTHDiag0s16Mg/0?wx_fmt=jpeg|
4
对于娃们来说,最开心的体验,当然就是玩儿喽
很多亲们都知道,潘越最爱在乡下的地里玩了,不是挖就是刨的,十分投入。这时大人要是派给他点儿挖菜。
孩子爱刨地,就给他挖菜的活干干
这么一来,娃开心了,活也干完,还写了一篇《挖地瓜》,一举多得呢,哈哈。
当然,他干得还不止这个,还有在河边捞水草啦、在厨房的灶台后生火烧饭啦。。。这些都为他的积累了丰富的写作和画画的素材
比如挖地瓜时候,潘越说,在地里面埋着的并不是一个个裹着厚厚泥土的红薯。
而是,一些调皮的小伙伴在和他捉迷藏呢
这些小伙伴有的很聪明,藏的又深又牢,怎么都找不到,很难挖;有的却很老实,不用太费劲就被发现,刨出来了
当我把藏在地里的小玩伴们一个一个都找出来了,地瓜也就挖完了
潘越爱挖地,又爱玩儿捉迷藏,所以,当他说这篇小作文时,思如泉涌,自然而然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很快就完成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qhzBFMZpnlBcKau9KG6lIqvriaQKVWTiaeSiaMdHBSgjTe3V8Se76IkCg/0?wx_fmt=jpeg|
5
大猫老师曾经说过,好的绘本中包含着三个故事,请问大家还记得吗?
图的故事、文的故事、图加文的故事
现在,潘越已经习惯了按照这个三故事去解读绘本了
等到有一定积累,输出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据说
哈哈,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
6
有一天,我们去上海动物园玩,在园子里走着走着,看见路边有一排树,它的叶子长得非常奇特,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形状就像小鸡的脚印。潘越一下子被吸引了。
真巧,旁边正好有个公园的工作人员在浇水。潘越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树叫“鸡爪槭”。然后,又问度娘关于鸡爪槭的一些资料。
除了鸡爪槭,还有一些在北方很少看到的小草什么的,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道它们叫啥,就统统问强大的度娘,我也跟着一齐大补脑洞。
我们从上海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大猫老师课上正好讲《风中的叶子》。潘越就正好把前两天看过的那些奇特的叶子,和这堂课联系起来了,课后,他就很快完成了一篇送给叶子的“情书“——《我爱叶子》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RiaP5b9Ls5OtTYDhaTeRaDuQJIofMxBRBpno0SqZjGpY9NwD8I0PZm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MuvTRYzXv7hf0CXlexnEw062qHvfTymLTHjsKicWQoIFjcnO6bY4zb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lJvnWicz0Eu0iczNh7ZiaYke7cHQfwbkNvpXmsD54m8tm9Vibjhwkk8JG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0icXpiaibWWdHg9ibeLUrO6P1ILMibRrViceCkytSGj7hemMMAsTyZHnI9q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KwfsHEjFfGRVNhJKgKTrxVqgqJ43mff4rGxpuCwHoAw9XuCH2xq4v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HHKRkZKPV4kmrCb66IJzdXkMYo669stCfugbscCWy8CSVMdDxYTS8w/0?wx_fmt=jpeg|
有老师课上的内容,有自己平时的感受,也有度娘那里求来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nUANnGwSvasGaVXF7lw9rQ6Y9w7xnXrW8JdtoBS6kcClbWyyQLL9oA/0?wx_fmt=jpeg|
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awDK79MUomwh7Po94DaNdj7TO2ZibKIibPwyZwId4BmTevwSzJicSgorA/0?wx_fmt=jpeg|
7
最后,我跟大家分享的一点,是从拙原这里学到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万物皆文章”
老天爷创造的每一个人,每一种动植物,或是每一个小小的物件,哪怕是一块腐朽不堪的烂木头,也有他存在的意义。
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孩子感兴趣的事儿,还有曾经看过印象深刻的书,二者一碰撞,也许又能出炉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呢。
比如,潘越看了《神奇校车》里的《腐烂小分队》(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卷毛老师带着孩子们实地考察烂木头的故事)
然后,潘越兴奋地跟我说:“妈妈,我曾经在乡下的田里和表妹玩的时候,发现过一根烂木头,当时我们玩儿了老半天,然后把烂木头和黄豆埋在一起,过了一天,地上就长出小苗来了,原来烂木头是小种子的大美味呀!”
于是,孩子的写作热情上来了,动笔写出了《烂木头》。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pSQ6Ede6Lp9B5vFaRfP3TAYwibrSs3zrPmibdQfbavCh55mrvWh6Yuic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aGIhVDWyE9LuwLPEDKnGTrUWU8Ao2WIaJEYb8YqOEKGEzLziciaka5zg/0?wx_fmt=jpeg|
我巴拉巴拉说的这么多,其实,本人对写作文的体会,总结起来就是——
写作就像做菜。原材料就是平时孩子对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调味剂就是在写作时要用到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负有童真、风趣的语言。只要把主料和调料搭配好,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就出锅啦!
非常感谢拙君们和各位亲,对潘越小盆友厚爱和鼓励!!
我替娃在台上向大家鞠躬致谢啦!!
最后,送上潘越的一首小诗,希望大家喜欢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0lhDibibiaiaCULXE4ptBqDawEncWBQIDmB9iajdewNl3KibTqqD81Xtml6XpfrFAwR87xlzzkd2nPmw/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