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怎么写?(续篇)△拙原乔老师专栏△

(2014-08-14 09:03:48)
标签:

育儿

拙原

作文

读后感

分类: 专题讲座

昨日,拙原微信刊登了乔老师在群内的《读后感如何写》第一弹,今日继续奉上精彩。

还是来一篇文章给大家看看吧。

孩子们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就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文是这样的:


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看出了小骆驼的心事,疼爱地对他说:“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一次,我给五年级孩子上作文课,为了培养他们的边读边感能力,吸取成长的营养,又“翻炒”了这篇课文,一个孩子“温故知新”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她是这样写的: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读后感
南京R小五年级  关山月


   时隔两年,今天,我再次学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深有感触,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骆驼虽然外表丑陋,但丑陋的后脚掌,驼峰,双层睫毛对小骆驼是最有帮助的,如果没有这些护身法宝,小骆驼怎能成为“沙漠之舟”呢?“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每人都应该与众不同,世界因你我不同才显精彩。正如日本童谣天后金子美玲所说的“我们不同,我们都好”。
2、“百闻不如一见”。
   文中的骆驼妈妈应该是骆驼中的“教育家”了吧!如果她直接告诉小骆驼,驼峰、双层睫毛和大脚丫的作用,而不是亲自带他深入沙漠,小骆驼不会深有感触,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只有让他亲身经历了,它才会发自内心地骄傲——“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3、“有用就是美丽”。
   其实,小骆驼最“丑”的地方——两个驼峰、双层睫毛和又大又厚的脚掌都是它的“名片”。这几个“丑极了”的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变成最有用的“宝贝”,让骆驼成为沙漠中最美的风景。有用就是美丽。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面对别人的不解和嘲讽,我们应该像骆驼妈妈学习,千万不要为了迎合他人,刻意改变自己,以求同化。而要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这样才不会被埋没在人堆之中,才能活出全新的自己,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以上就是我从《我应该到自豪才对》获得的感受和启示。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Mw8oqiclWLW1LaC7wrZJNa8ydaYnzsXN7ib6kqXQdrFCzpDibDpTP1CIdRGUXibWYIBciamWXGvAq8GA/0

这篇读后感就没有用刚才的套路“读——联——感——议”四部曲,不是对一点感受,旁征博引,进行“透析”,而是开出四朵小花,对每一朵进行简单的介绍,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07北京潘越妈(595343539)16:16:26

一个故事,从多个角度去讨论,真棒!

07北京潘越妈(595343539)16:18:52

体会到啥叫做“文无定法”啦


其实,写作方法不难(况且也没有固定的写法),难的是思想。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我特别欣赏这句话。

若读书时,心没有进去,即使掌握很多写作技巧,又怎么写读后感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感受啊。就像《后会无期》中的一句台词:他都没有观过世界,你叫他怎么有世界观呢?

所以让孩子学会看书时边读边思,边读边感,是十分重要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Mw8oqiclWLW1LaC7wrZJNavOsH19NNRebPic2c5HFRDUQcN57tu4KZhNS6fadE1oibMVZVRniawPhpQ/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