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迅喆AI
陈迅喆AI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522
  • 关注人气:2,3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给我们告别已久的童年——《晚安,月亮》|拙原私房书推荐

(2014-07-25 10:22:10)
标签:

绘本

推荐

分类: 杂七杂八

我们只分享经典。


送给我们告别已久的童年

圣孙鹏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XmP7WhicX8uiaBJK0rPvNcQseibQ4L4vxT8KynW3t8bwUldb2m2j63rx7ax455qou4nc8Q83KfDCA/0

《晚安,月亮》,并不是那种让我看一眼就心动,讲一遍就爱上的绘本,不属于“第一眼美女”。如果不是看到作者的名号(文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图克雷门·赫德)立刻联想到他们双剑合璧的杰作《逃家小兔》,和之前拜读过彭懿老师书中给予它的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见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我真的很有可能忽视这本书,将他放到众多哄孩子睡觉的图画书之列,甚至还要排在《晚安,大猩猩》、《好困好困的蛇》之后。就像初次喝到法国红酒的感觉,明明知道它很名贵,就是很难说出它好在哪,为什么那么贵。

值得安慰的是,这并不说明我太过愚钝,而可能是成年读者对这本书的普遍感受。艾瑞克·卡尔(《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曾说过,最初接触这本书时也搞不懂它有什么魅力。实际上这本《晚安,月亮》在诞生后的20多年里,都处在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没有引起太多读者的注意。

这本《晚安,月亮》究竟好在哪?其实就一个理由,孩子喜欢。这就是为什么它在20多年后才被大家认可,并且销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因为很多当年看过这本书的小读者,为人父母后又想起了这本书,才买来给孩子讲,而又一代的孩子长大成人,还会想起那些温馨话语和奇妙的画境。可见这本简单的图画书,是如此地深入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甜蜜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这本简简单单、没有故事情节的图画书呢?有诗人出来解释,怀兹·布朗的文字恰好是一首绝佳的现代派诗作;也有人说应该用I SPY的方法来读,比如关注时钟时间的变化、月亮的升起、老太太的进出、老鼠和猫的走位等等;有人甚至进行福尔摩斯式分析:为什么墙上的画是三只熊,而陪小兔子的只有一个兔子老太太,为什么提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电话,为什么满满一碗米糊没有吃……对于这些,我统统归纳为过度阐释。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XmP7WhicX8uiaBJK0rPvNc8KibWVGGoQDmC3cCAacwYX0nIiaWDOIgWtWvvUbtg6YW3jFiaPZ91X1fA/0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经玩过一个电脑游戏叫“模拟人生”,这个游戏说起来挺无聊,就是扮演一个普通人,住在房子里,做饭,洗衣服,遛狗,买东西,和邻居侃大山,办派对等等,既没有武功练级,也没有经营生意,就是在电脑里做自己平时生活中的那些事儿。然而却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在这个游戏上消磨大量时间。我后来反思,也觉得这个游戏纯属谋杀时间,但是当时一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里面的那个“自己”在干这干那就觉得莫名的兴奋。

我猜小宝宝看到这本《晚安,月亮》,可能会有一种类似我们玩虚拟类游戏的感觉。给你一个虚构的空间环境,先对这个环境进行扫视,全景的视角穿插着个别对象的聚焦,这很像我们在游戏里对一座房子内部进行观察。至于为什么先提到电话和红气球,可能在40年代这些东西都是稀罕又时髦的物件,最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放在今天,可能就会画手机或遥控汽车了。然后是一个躺在床上但还没睡觉的小兔子,“上床还没睡”这恰好是小读者阅读本书时的状态,这很容易让小宝宝进行角色的代入。

然后,小兔子(这时已成为小读者自己的化身了)开始了临睡前的“晚安时间”,他跟身边的各种事物一一问候“晚安”,不仅包括作为玩具的气球、小屋,也有他可以在心里和它们对话的小熊、月亮、星星,甚至还有灯光、“嘘”、没有人、所有的声音这些一个比一个抽象的事物。这段“晚安时间”是全书的核心,也是吸引小读者的秘密所在。小兔子其实在玩一个游戏,一个和虚拟的伙伴们对话的游戏,我们不妨把这个游戏就称为“晚安,月亮”。小兔子身边最熟悉的各种事物,随着睡觉时间的到来,都要在小兔子的轻声问候中,一一进入梦乡,等把它们都“哄”睡着了,小兔子自己才能安心地入睡。晚安,母牛,你跳了那么久,可以睡觉了;晚安,红气球,不要乱跑啊;晚安椅子上的小熊,你们坐着也能睡着;晚安所有的声音,你们可以休息了。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的小兔子,在对每一个东西说晚安时,都是面对着且看着对方的,也就是说小兔子是很认真地在玩这个游戏。

此时,小读者就随着阅读者的声音,一件一件地找到兔子提到的东西,然后在心里和兔子一起与他们道“晚安”。小读者在和兔子一起玩这个“晚安,月亮”的游戏,亦或者小读者感觉上自己进入到了这个环境里,在扮演这只兔子玩这个“晚安,月亮”的游戏。这对于小宝宝而言一定有趣无比。

小婴儿的世界观和大人不同,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大人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爷爷奶奶,玩具是我的玩耍对象,家具是我的探索目标,画和照片是我的不说话的伙伴,月亮和星星是我的窗外装饰灯,连光线、声音等都是为我服务的,一切都围绕我运转,万事万物都可以是我的伙伴。我们大人在睡觉前,也许关心灯关了没有,门锁好没有,但是不会去看看玩具在哪,装饰画是否在墙上老实地呆着,工具们是否都在原来的位置,月亮是否在窗户外等等这些事情的。但小宝宝不一样,既然这些东西都是他的朋友,都是他白天对话的伙伴,他当然有义务、或有兴趣在睡前给他们一一送上问候,并邀请他们和自己一起进入梦乡。“晚安,月亮”这个游戏,是小读者所熟悉且喜欢的,却是我们成年人已忘却且无感的,这也正是我们成年人对《晚安,月亮》没有共鸣,而孩子们却深爱这本书的原因。

https://mmbiz.qlogo.cn/mmbiz/Ych5hUC5TlvxXmP7WhicX8uiaBJK0rPvNcuRK9bdNnkFxdCNMicbiajVpeLm1Pt4EDiczPJA4Hs28A3hPchYL9AAYEg/0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和平凡事物,会轻易被我们成年人无视或轻视,因为我们深知,梳子就是梳头的工具;米糊就是果腹的食品;装饰画就是一堆木框、布料和油彩的组合;红气球在我们眼里永远打着10元钱一个的价签;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在反射太阳的光,我看不看它,它都在那里。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在孩子眼里,世界则完全不同:红气球是个调皮的家伙,一松手就要跑;母牛很累啊,总是跳那么高;小熊们真乖,总是坐在椅子上;梳子有点坏,好几次把我弄疼了;月亮有时来,有时不来,它跑哪玩去了呢?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似乎有生命和灵性,都是他的伙伴和朋友,围绕着他共同构成他的生活圈子。因此,他们看山有灵,看水有情。能对着夜空说出一句“晚安,月亮”的,并不只有诗人,还有孩子。有可能诗人苦苦寻找的也就是那种孩童般的想象与感悟。

如今,《晚安,月亮》这本67岁的图画书,终于来到中国了。天略童书馆于2014年引进了这本书,翻译是阿甲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