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8岁国学大师叶蔓品茶而泣 茶缘情未了?

(2012-10-30 09:32:37)
标签:

保健了

叶曼

文化

分类: 茶与保健

(本文转自湖心亭看雪客)


特别提示:自洋顶岽大悲茶(以豆浆红糖施肥、日日播佛号大悲咒培育的有机茶)问世以来,从佛弟子请购供养上师法师(实施低于成本价的特别优惠随喜政策)的统计表格得知,绝大多数的佛教界大德都品尝过了(甚至远至驻锡印度的大宝法王、澳洲的净空法师都有弟子供养了),尽管有不止一位法师品尝了如此稀世好茶后亲自打电话到茶园致谢或委托弟子表示感谢……尽管有人喝到第一口洋顶岽就大叫“今生只喝此茶”……但一位98岁高龄的著名大德品到洋顶岽后流泪的情景,却切切实实让本博主和茶园主人叶师兄都极受震撼!本文转载自千澄叶子的博客,原文标题为《心茶一盏——重阳节向叶曼先生奉茶记》,原文链接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3727401017hvi.html

 

 

提示:

   今年98岁的叶曼女士(美籍华人)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曾受胡适、三毛等众多名家推崇。本名刘世纶,原籍湖南湘阴,1914年生,北大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起初她对佛教非常反感,认为它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后来作为大使夫人辗转于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地,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研学了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西方文化、哲学和宗教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叶曼为明了生死而皈依佛门学佛,亲证佛法之神奇(参见《国学大师叶曼学佛修行的神奇实证经历》)。她在上世纪80年代曾独自募款重建北京云居寺,与国家主管宗教的领导关系熟稔,与原中国佛协会长赵朴老是挚友,她还担任世界佛教联谊会副会长,至今还以近百岁之身在各地奔走讲演……

 

 

http://s4/bmiddle/49137274gcd2d09a31c13&690

  
    10月23日重阳节,也是善因华道第一届插花展迎接叶曼先生参观的日子. 作为参展人员,也是展览分会场之一 -- 千澄茶室的主人,我有幸为敬仰已久的叶曼先生,进行了一次中式茶道式品茶的演示,并携小女,为先生奉茶.
 
    叶曼先生已经98岁高龄,近几年一直在良友文化讲堂讲解《楞严经》,此次插花展也因此在这里举办。为学贯中西、精通儒释道文化的国学大师奉茶,这样难得的机缘,应该用什么茶合适呢?
 
    第一次见到叶曼先生是在四年前听先生讲「心经」,从这开始,我开始慢慢接触佛法,后来终于找到了我的上师——嘎玛仁波切,皈依佛门。想想我与先生结缘,因「心经」而起,此次插花展,也源于善因华道孙可老师以花供佛、累积善因的纯净发心。对于先生来讲,稀有难得的茶一定品过不少,不如就为先生奉上同门叶师兄的「洋顶岽」,这款听佛曲、喝豆浆、饮山泉长成的清净禅茶,再续佛缘吧。
 
    为了让先生欢喜,我特意带上了二女儿,四年前听经时正怀着她,现在她已经长到3岁半了,《心经心咒》《百字明》《大悲咒》《绿度母心咒》都会唱,餐前也会和姐姐妈妈一起颂《供养文》。先生几年前无意间播下的菩提种子,今天已经开出小小的花朵了。随身携带的,还有那张四年前叶曼先生讲《心经》的入场券。入场券的背面印有《心经》全文,因为喜欢读诵,皈依后一直将入场券夹在我的每日功课《微妙心集》里。
 
    早早来到会场布席列器,等待先生的到来。大约10点半,先生终于在众人的簇拥下,坐着轮椅进入会场。赏花闻香后,先生来到茶席前。先生的耳朵已经基本听不了,所有的祝福和感恩就通过这无言的茶来传递。
 
    烧水时,我拿出了那张珍藏四年的入场券给先生看,先生很是高兴,干脆要回去作纪念了.
 
 
    刚才先生观赏香道表演后,一直在感慨中国茶道香道如何博大精深,作为刚刚做茶室一年多的晚辈,能够为先生奉茶,实在太幸运了。面对这样一位国学教母和许多对传统文化深有研习的老师朋友们,越来越觉得压力重重。
 
    温杯,投茶。摇茶时,能感到那些身骨沉沉的茶在盖碗中上下舞动。
 
    打开杯盖,浓浓茶香隐隐而发.我慢慢将盖碗送到先生手上,先生很认真地闻了一下,脱口而出——“香!” 又闻了几下,一连几个“香”字,赞叹着
 
    好像受到了鼓励一般,我忐忑的心放低了很多。先生虽然年事已高,眼神却很是锐利,心里还是不免紧张。
 
 
 千澄茶室主人晓松师姐
 
    提壶注水时,心里怦怦直跳。一般的情况,这样来源清晰的茶是不用洗的,这次为了表示对先生的尊重,想了想还是将第一水倒掉了。先生看到了,叫道:“怎么倒掉了啊!” 一脸的惋惜……
 
    再预提壶时,心里装着对面的国学大师,旁边大大的摄像机镜头,站在周围的老师朋友们,手似乎也沉了。猛然想起上师曾经说过的话:"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说明太爱自己,在乎自己是否被肯定,尊重。" 停了停,想想此次难得的奉茶,只是表达一个年轻茶人对先生的尊敬,一个佛弟子对善知识的感恩,就是这么简单单纯的发心,不管怎样,都是真心一片,随它去吧. 提壶出水时,定了定心,想着,既然是听佛曲长大的茶,就用六字真言送它吧,也祈请观音菩萨加持我,为先生泡出甜美的香茶.看着水流缓缓而出,与茶融为一体,一片真诚的祝福也随着溶入这小小茶杯中。
 
叶蔓先生接过三岁小女敬上的洋顶岽 
 
    三岁的小女儿将茶杯举过头顶。生品了一口后,摇头称赞道:“不同凡响!不同凡响!” 先生品得慢而仔细,一边继续品一边点头。待品完一杯后,慢慢说道:“很-特-别!”我于是介绍道:“这款茶确实很特别,因为它生长在高山上、不施化肥。”虽然先生听不到了,我还是没停着介绍。“在茶园里,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放诵着《高山流水》和《大悲咒》。”就在我说到这些时,先生深深低下了头,忽然间,一滴眼泪从先生左眼角流出。心中一颤,赶忙为先生递上纸巾。先生看着我,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唯有双手合十、泪眼婆娑。所有的感恩,都在深深的合十中了!沉吟半晌,先生说道:“这样的意境,无法形容!”又暗暗擦了擦眼泪……
 
    孙老师看我俩相对落泪,怕先生情绪太过激动,赶忙将先生引至旁边的古琴桌旁,请先生听琴。听琴后先生为大家由阴阳之道开始讲起,讲到了菊花的精神,传统中华文明的风骨。先生欢喜的样子,眼神中仿佛又多份温暖和慈悲。 
 
    记得罗师兄写过一篇关于「洋顶岽」的文章,名为《好茶孤独》。这款茶,我曾经分享给许多人,但它的纯净美好,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和理解到。一次和美的品茶,是人、茶、境众多因素的圆满汇集。今日先生老泪纵横,是清净心与佛心的相应。有幸成为一位茶人,不过是用无染的净心,将天地之灵、将制茶人的心与品茶人相连,在奉茶的瞬间,心造作出的种种杂念,因着一念之转而澄明宁静。
 
    诸佛菩萨的加持一直都在,只要我们将心的房间敞开、打扫干净、放下万般后,真空生妙有,所有的慈悲与智慧,欢喜与温暖,就都在其中了。
 
 
重阳节,逢心茶一盏,祈愿先生法体安康,利益更多有情众生!



http://s1/bmiddle/49137274gcd2d1c55175e&690

 

附录:叶曼老师讲学及著述集锦

 

社会问题
  《命与运》《知识分子学佛》《生与死》《性相近习相远》《离苦得乐》《大陆佛教参访记事》 《子不语》《从佛法看男女平等》《大陆名山行》  《问世间情是何物》《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心有千千结》 

 

叶曼女士的佛学著作
   《平常心是道》 《普贤行愿品讲话法》《世间情》  《如何改良社会风气》《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谈生论死》《暮然回首话人生》《你往何处去》《人生到处知何似》  《叶曼答客问》

 

佛学基础
  《叶曼的学佛历程》《佛家对人生的思考》《静思堂佛学问答》  《叶曼谈禅》《四无量心》《学佛释疑》 《叶曼佛学问答》 《法印寺佛学问答》《西藏生死书》  《基本佛教》《佛教故事》《西藏生死书研习会问题解答》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三法印 三学 三皈依》 《三毒三惑 三障》  《四谛十二因缘》《五蕴七大》《咒语的感应与意义》  《谈陈健民上师》《南加州佛学问答》《纽约大觉寺佛学讲座》  《慈悲》 《喜舍》 《说净》  《四摄法》《慈济净思堂开示》《六妙法门小止观》  《阿弥陀经的净土修持》《西方确指》


讲经开示
  《六波罗蜜》《六祖坛经》《维摩诘经》  《心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楞严经》


传统文化
  《易经》《四书》《道德经》《庄子选读》《儒释道之异同》《风水学》  《三大三宝》《一命二运三风水》《中国文化对未来的影响》

 

著书集锦
  《叶曼拈花》《世间情》《叶曼讲心经》《春到南天》《叶曼讲金刚经》《叶曼随笔》《叶曼讲阿弥陀经》协助南怀瑾先生编著《楞严大义今释》  

 

    98岁高龄的叶曼先生,自2010年10月在良友(北京)国学研习基地开讲《楞严经》,迄今已一年有余。其间先生旁征博引、讲古论今;各界同修无论寒暑,积极参与,学习国学、热爱传统文化之风日渐兴起。

 

(有关叶蔓的介绍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94519.htm?fr=ala0_1_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