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2010-11-02 13:37:54)
标签:

世博

非常

镜头

刘增荣摄影

娱乐

    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了,本人于8月15日晚至19日晚4次入园参观、拍摄,当时感觉就象打了一场恶仗。2个多月以后的今天,我再次回望自己的6000多张世博影像,试图找出自己的另类、独家的视角与观察。此时此刻特发表一些我的世博“非常镜头”,留作纪念。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世博之恋》刘增荣摄于上海地铁  2010年8月世博标志在上海无处不在,这是在上班高峰期地铁里的一对恋人。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巨型温度计》刘增荣摄于城市实验区  这座将近10层楼高的温度计显示着当时的温度。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海宝》刘增荣摄于上海世博入口处   这是排队时一位可爱的海宝女孩。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世博——想说爱你不容易》刘增荣摄于西藏南路3号入口处  看世博排大队,熬3、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亲切的身影》刘增荣摄影   志愿者的身影无疑是世博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的热情和敬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走进非洲》刘增荣摄于非洲联合馆。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热情盖章的非洲土著》刘增荣摄于非洲联合馆。人们一边排队盖章一边与这位着装奇特的非洲土著先生合影。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个性小国》 刘增荣摄影 但是也有“不客气”的国家——“如果你不知道我国的名字,工作人员拒绝盖章!”位于世博会太平洋联合馆内的密克罗尼西亚馆对前来盖纪念章的游客“广而告之”,颇具个性。   

    此图刊登于10月28日《北京晚报》40版 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0-10/28/content_332052.htm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走进红十字》 刘增荣自拍  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的出口处,有一面巨大的观众留影墙,在摄像头前经停的观众的影象都留在了墙上。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雨中“三剑客”》刘增荣摄影 8月17日下午下了一场暴雨,与多数游客纷纷躲雨不同,这潇洒的“三剑客”干脆脱掉上衣和鞋子尽情地享受大雨的凉爽!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带着镣铐”的“舞蹈”》刘增荣摄影英国馆的章有4、5个,全都放在在英国馆外的一张小桌子上,但是这些章都被不长的铁链拴住了,所以当10几个人围上去争先恐后的、手忙脚乱地盖章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起了“带着镣铐”的“舞蹈”!同胞们真不容易啊!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跨时空的对话》刘增荣摄影这应该是在非洲联合馆的一个场景,一干一湿的2类动物正在自由地“对话”,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突发新闻:“饥饿”的展台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当我正在咋得展馆参观时,发生一件突发“事故”——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一位游客不小心把雨伞还是别的什么随身物品掉入这可爱的张开的“大嘴”里啦!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其实“大嘴”里的空间很小,里面又没有灯光,人们一筹莫展。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事主的朋友把照相机伸进去拍了一张照片,试图找到失物的位置。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工作人员也说爱莫能助!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表情丰富的非洲“巨人”》刘增荣摄影 在非洲联合馆内有一张巨大的、表情丰富的脸——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一不小心他还被我拍成了双重大嘴,哈哈!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世博小凳的妙用》刘增荣摄影   8月17日21:30摄于上海地铁,看世博带小凳是世博园内的流行“风景”,在排长队时80%的游客都要使用小凳,而这位女士到了地铁上还离不开“世博小凳”,因为地铁上的座位也很紧张。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低碳城市 从我做起》刘增荣自拍  这是作者在上海低碳行动专题展馆内的自拍像,象征人人参与低碳行动。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刘增荣摄影  这是在中国馆最令人难忘的场景。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中国馆内的儿童画》刘增荣摄影  这些色彩丰富、而主题清纯、充满幻想的儿童画与眼前拥挤、嘈杂的现代都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不落的“太阳”》刘增荣摄影    从中国馆高处往下俯拍,游人如织。昏黄的路灯就象不落的“太阳”。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梦游世博》刘增荣摄影   8月19日世博园的气温接近40度,天气与游客的热情一样热。正午时分这一对母子以以同样有趣的姿势进入了梦乡,也许他们在梦中还在游世博呢!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火热的世博 周到的服务》刘增荣摄影   8月19日世博园的气温接近40度,天气与游客的热情一样热。在日本馆的排队处为游人准备了一些大冰块许多人在等候时都不禁要伸手去摸冰使自己凉快凉快。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世博之光》刘增荣摄影  这是作者在世博中心发现的一个独家角度。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中国祥云》刘增荣摄影   2010年8月19日14:53,上海世博园晴空万里,就在此时此刻,我在世博文化中心的位置抬眼往东方的中国馆望去,竟然发现在中国馆的上空有一朵形似中国地图的洁白祥云!我立即走到一个小坡上激动地抓拍起来——但是蓝天上的“中国地图”只存在了几十秒钟!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世博井盖》刘增荣摄影  作者在世博轴不远的马路上惊奇地发现园内的井盖也带有世博标志,于是我认真地拍下了这个不一样的世博井盖。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气象万千的气象馆》刘增荣摄影  奇特的世界气象馆正在不停地冒出水蒸汽。
我的非常世博镜头(刘增荣摄影)

《我爱美国馆  我恨美国馆》刘增荣摄影  人们蜂拥到美国馆排队,但是一些人要冒着得病的危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