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演员贾宏声之母刻骨铭心说爱子

(2010-07-19 18:21:05)
标签:

贾宏声之母

说爱子

刘增荣

情感

青年演员贾宏声之母刻骨铭心说爱子

本博为了纪念 贾宏声先生,特发表原载于《知音》杂志2001年第2期的这篇6000字的纪实报道——

原编者引言:这是一部以吸毒者为主角的纪实电影,并且陪伴儿子戒毒的父母也真名真姓地出演,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闻所未闻的,这对父母也真是世界上最慈爱、最勇敢的父母……

为了演员浪子戒毒告别昨天

——著名青年演员贾宏声之母刻骨铭心说爱子

作者:刘增荣  李宝江

2000年初冬,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北京众多媒体上流传:由青年演员贾宏声主演,以他吸毒、戒毒并走向新生的真实经历为基础的一部纪实影片——《昨天》已拍摄完毕,这在演艺界乃至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争议。

为了探询这部半年后上映的特殊电影背后贾宏声劫后余生的真实内幕,20001118,在影片《昨天》封镜的这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城北郊的摄影棚,对贾宏声及其父亲贾凤森、母亲柴秀荣作了一整天的独家追踪采访。尤其是其母亲柴秀荣女士刻骨铭心的述说,让我们为这对父母让“浪子”迷途知返的勇敢和坚韧的爱深深震撼……

为拯救吸毒爱子  我们背井离乡到北京

我和宏声的父亲都是吉林省四平市话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1967年,我生下了儿子贾宏声。我和他爸都是演话剧的,没日没夜地忙演出、排练,根本顾不了宏声,他从小就被我们带到剧场,饿了在后台吃,困了就睡在后台。等宏声再大一点,我们干脆把他送到了他姥姥家。从小离家生活,培养了宏声那种特别独立又固执的性格。

1985年,宏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在大学期间,宏声勤奋上进,演过好多部话剧和电影,在演艺圈已崭露头角。1989年夏天,他毕业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当演员。

19933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宏声的一位朋友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绕了半天,最后哭着对我说:“宏声完了,宏声沾上大麻了……”这话如晴天霹雳,给了我当头一击,他爸当时都控制不住自己了,恨不得马上飞到北京去。我哭着跟他爸说:“我们得帮帮宏声,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爱宏声的!”稍微冷静之后,我迫不及待的给宏声打电话。他在电话里万分悔恨地说:“妈,我该死!我现在正在戒呢……”

一个月以后,宏声回家来了,看到比以前消瘦、脸色苍白的儿子,我和他爸都难受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一转身躲进房间,早已泪流满面……晚餐后,夜渐渐地深了。我拉着宏声那冰凉的手,颤声问他:“宏声你一直都是个好孩子,怎么会沾上毒品呢?”从宏声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恐惧和无奈,他说:“妈,我正想找个人说说呢!我知道只有您能真正理解我、原谅我……”

原来,他工作后不久,迷上了“枪炮玫瑰”和“披头士”的摇滚乐。他在同学张杨的一部话剧《蜘蛛女之吻》中担任主角。这部戏里有吸毒等情节,为了找到角色的感觉,他竟然假戏真做,加紧了与“大麻”这种“蜘蛛女”的“亲吻”。从此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吸毒者,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无法自拔的痛苦和孤独之中……

最后,宏声信誓旦旦地对我说:“妈,您放心吧,我一直都在戒着呢,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沾毒品了!”几天以后,宏声又匆匆回北京了。望着儿子高大消瘦的身影从车站消失,我和他爸只觉得满天乌云沉沉地压在心头。

1993年宏声在亚运村一带买了一套房,我几次到北京,都看他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工作,不接戏,也很少与人交往,而且仍然表现得孤僻和情绪无常。实际上,一直到1995年年末,宏声从未真正戒断过大麻。那一阵子我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终于有一天,我不容置疑的对他爸说:“老贾,我们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宏声就这么完了,他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搬到北京去吧,要是宏声摆脱不掉毒瘾,那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时,他爸还是市话剧团的领导,我也同时在市政协任职,尽管市话剧团的领导和同事百般挽留,可为了儿子的生命和前途,我和他爸仍义无反顾地放弃在四平市拥有的一切,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19951231,在岁末的漫天风雪中,我和老伴带着行李,背井离乡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

我们与儿子陷入了痛苦的“战争状态”

我和他爸来北京事先并没有跟宏声打招呼,对父母亲的突然到来,宏声虽然不太欢迎,但是也不能把父母赶走。所以,他对我和他爸的“欢迎”方式就是沉默和冷漠。

宏声买的房子是实验话剧院“分”给他的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大两居室,他妹妹1996年也来到了北京,她在一家公司上班。宏声仍然整天不出屋。特别让我担心的是,有一天竟然有一个宏声以前的“朋友”来找他,给他送大麻,我气极了,对那人怒吼着:“以后你要再敢来找宏声,我可要报警了!”那人吓得赶紧溜了。

之后,我和他爸再一次跟宏声谈,宏声只说了句:“爸、妈我就是死也要扛过去,再也不吸了!”从此我对宏声严加管制,不让他手里有多余的钱,每一笔钱都得说明用途。有一天,趁宏声出去买几盘磁带的功夫,我把家里的客厅、两间卧室的每一个角落都翻了个遍,还好,我所担心的东西没有找到。

当时我们一家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由于种种原因,我和他爸都只能从原单位拿到半份退休工资,两个人加起来还不到1000块钱,他妹妹的月收入也只有600多元,宏声所在的话剧院也只能发到40%的工资。我和他爸就着这点收入,在日常生活当中精打细算。宏声爱吃新疆拉条子,我们就常做给他吃。

但是几个星期过去了,宏声仍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不断有人来找他拍戏,他也都不接。周晓文导演找他参演《秦颂》,他不去;有导演找他演《霜叶红于二月花》,他也不去;有七八部戏都被他推掉了。就是本单位中央实验话剧院有两部戏找他排,他也都以剧本不好为借口推辞了!

宏声的情绪也变得喜怒无常,有时他发起脾气来就摔东西。看着宏声这样痛苦,无法自拔,我和他爸真是心如刀绞,他爸有几次都气得要打宏声几个耳光,我都哭着拦住他说:“他爸,宏声已经不是小孩了,再说他自己也够痛苦的了,你就别打他了!”

没过几天,张杨来看宏声。面对多年的老朋友,宏声竟然一言不发。张扬十分理解宏声当时的心境,他就在宏声对面默默地坐下来。就这样,他俩默默无言地坐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他用力地拍了拍宏声的肩膀,推开房门消失在凛冽的寒风之中……

就这样,我和他爸与宏声一起度过了一个多月“冷战”的日子。但是,我总是这么想:不管宏声变成什么样子,他永远是我的儿子,我们愿意为他奉献一切。

1996年春节前夕的一天晚上,我给他爸和宏声做了一桌子好饭菜。那顿饭一开始还吃得挺高兴的,他爸还喝了不少白酒。我一看他爸喝醉了,赶忙劝他别再喝了,宏声也在一旁劝,可是这时他爸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他指着宏声的鼻子说:“你小子,我和你妈到北京都快两个月了,你小子整天就把自个关在屋子里不工作,你准备喝西北风去呀!”宏声也是喝了酒的他顶嘴说:“我不是小孩子了,您别再管我的事……”他爸一听火更大了,他大喊起来:“你这不争气的东西,我白白养你这么大了,你要气死爹妈呀!今天老子非得教训教训你,让你头脑清醒一点!”于是就听得“啪”的一声,他爸狠狠地打了宏声一个耳光,还抄起一个东西想砸宏声。

宏声看见他爸真的气坏了,他一把夺过他爸手中的东西,竟然哭着说:“爸您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再也不惹您生气了!”这时,我和宏声他妹妹也一齐上前去劝架,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第二天,他爸醒来就对我说:“这小子太让我失望了,我们还是回老家去吧!他爱怎么的就怎么的,我们不管他了!”这时女儿也心有余悸地说:“如果家里老这么吵吵闹闹,我们还不如回老家去!”

但是我坚决不同意离开宏声,我想,我们下这么大决心抛家舍业来到北京,就是一切为了宏声,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我冷静地对他爸说:“回东北老家,说得容易,宏声是我们的儿子,我们能扔下他不管、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吗?”

最后我还是说服宏声他爸把酒戒了。然而我们一家仍处在“冷战”之中,屋里常让人感到死寂和灰暗。我常常躲进房间,无声地流泪。我原本是个开朗的女人,他爸也是豪爽的东北汉子,可是到北京都快几个月了,我们都不敢与周围的邻居去认识,我们怕他们知道宏声吸毒的事。

1996年的春节到了,但是我们家里没有多少喜庆的气氛。我问宏声:“宏声,在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打算吗?” 宏声像个乖孩子那样对我说:“妈,您放心吧,今后我再也不惹您和爸生气了,我一定要把它戒掉……”

宏声开始理解我和他爸的苦心,他为了不让我和他爸担心,他自己尽量不出屋,要买什么也让他妹妹带回来,他爱吃拉面、比萨饼、牛羊肉什么的,也都是我出去给他买回家来吃。但是我们看得出来,宏声仍然在忍受着戒毒的折磨,而且他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孤独。

随着夏天的到来,宏声的情绪也变得更加烦躁。919日上午,本是一个凉爽的日子,但是宏声竟然连续喝下了12瓶啤酒,这时他已经感到轻飘飘的了。他爸一看这阵势又不好了,就上前去一把夺下宏声手中的酒瓶,并且冲他喊:“别再喝了!” 宏声这时已经喝红了眼,他一看他爸又摆起“家长”的派头,于是他借着酒劲,抬起手来就打了他爸一记耳光!这让我和他爸都惊呆了。

但是他爸仍然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含泪看着满脸通红的儿子。这时宏声的酒立刻醒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对他爸说:“爸,您打死我吧!”我和他爸的心都在流血,我们唯一的儿子因为沾上了毒品,竟然到了“儿子打老子”的地步。

迷途知返  浪子终于告别了撕心裂肺的“昨天”

宏声的这一巴掌给我们全家敲了一个警钟,使我和他爸意识到宏声虽然在几个月前已基本戒断了毒品,但是他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当天下午,我们就把他送进了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医院的神经科。跟宏声住同一间病房的是三个轻度精神病患者。一到开饭时间,宏声害怕吃不到饭就跟同室的病友们争抢着吃,这样一来,他的饭量就越来越大。我和他爸每周去医院看他一两次,去时都带上一饭盒炸带鱼或者牛肉,宏声没几次就都吃完了,他这也是在跟那几位精神病人“抢饭”呢。结果到三个月后宏声出院的时候,他整个人胖了一圈,体重达到了96公斤,把我和他爸都吓了一跳。

在宏声住院调养期间,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领导和同事给了他极大的关爱,也给他报销了医疗费。宏声自己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和折磨,但他真有一股坚忍的决心和毅力,终于在精神上战胜了自我。

出院以后,宏声认识到大麻太可怕了,再也不敢去碰它了。有一次在酒吧里,有个人当着宏声的面抽大麻,但是宏声仍然无动于衷,坚持着终于战胜了“蜘蛛女”的诱惑。春节期间,宏声去一位朋友家小聚,又有一个朋友给他那玩意儿,但宏声说:“哥们,你还是扔了它吧,我被它害惨了,我再也不会去碰它了。”

但是有人这时候还在传,说宏声还在吸毒,有的人甚至说他母亲因为这事都气死了,我才体会到虽说宏声戒完毒了,但我们还得承受种种社会偏见,甚至谣言、诽谤造成的压力。

不久,大型电视剧《人间正道》剧组的导演潘晓阳顶住种种压力,大胆启用了宏声在剧中扮演角色。这部戏是在山西拍的,在拍戏的三四个月里,宏声的表现和感觉一直都挺好。

从此以后,宏声又有了自信心。这以后他又出演了《苏州河》等五六部戏,宏声的精神状态像春天的阳光在一天天地生机蓬勃起来。

从那时候开始,宏声就不断地有戏演,他终于走上了“人间正道”了,我们全家都为他高兴。宏声是个极有个性、前卫的青年人,他在服饰以及购买某些家电方面是十分讲究的。他穿衣服一定是新潮有个性的,他最爱听摇滚乐,爱看外国电影,我们都尽量满足他这些正当有益的要求。宏声演完《人间正道》拿回来10000块钱的片酬,全都交给我了。我听他说了好长时间了,他想买一部眼镜型的微型VCD机。我就把这10000块钱给了他妹妹,他妹妹就把他喜欢的“电视眼镜”给买回来了,宏声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

1998年的一天,张杨导演通过宏声的女朋友向宏声提出,能不能把宏声吸毒、戒毒的这一段经历拍成一部纪实性的电影,并由宏声在片中主演自己,他还提出让我们全家都出演,宏声很爽快地同意了。但我和他爸都有很多顾虑,这不是在我们全家人的伤口上撒盐吗?这不是让我们全家人再一次去经历那种撕心裂肺的“生活”吗?但是张杨还是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谈,他说:“现在圈内圈外都还在传,说宏声还在吸毒。我们拍这样一部片子,一来对全社会有积极意义,二来可以使那些谣传不攻自破,再说宏声自己也同意拍,我们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宏声……”既然是为了宏声,那我们没什么可说的,最后我和他爸终于想通了,愿意配合张杨,宏声也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出现在电影里。

虽然说拍这部影片是在揭昨天的伤疤,是痛苦的,但是对宏声来说,拍这部片子的过程也是促使他走向新生,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过程,编剧本、拍片子的这两年也是宏声生活得最充实快乐的两年,是真正告别毒品的两年,到后来他甚至连酒也戒了。

自从199910月份,张杨和艺玛公司决定要投拍这部影片起,宏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戏里去了,他和张杨还有霍昕一块聊剧本就聊了将近一年。在此期间,宏声一共推掉了将近20部戏和影视作品。其实张杨跟他说可以同时去接其他戏,但是宏声为了全身心投入拍摄,就推掉了其他所有的戏。在拍戏的几十天里,为了再现吸毒期间消瘦的身型,宏声主动减肥,坚持每天只吃一顿饭,这让我很心疼……

2000年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和他爸都被北京大发作的流行性感冒击倒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五、六天。这可把宏声急坏了,从来没有正经做过饭的宏声来到我们的床前,真诚地说:“爸妈,你们爱吃什么?我给你们做吧!”说完就直奔厨房去了,不一会儿宏声就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汤面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动得边吃边流泪……

我和他爸都高兴地看到了原来那个直率、真诚、孝顺而又有点固执的好儿子,昨天的歇斯底里和冷漠早已离他远去,他已经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并已恢复了正常人的情感。

不久前宏声又在北京买了一套新房,他对装修队的工人说,要用最好的建材,要为我和他爸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宏声还不止一次对我说,今后不论他走到哪儿,都会把我和他爸带在身边。如果有条件的话,要买车带上父母去旅游,让我和他爸享享福。我们听着就够享福的了。

这部影片《昨天》在2000101开机。开机前,艺玛公司的美方老板罗艺拉着我和他爸的手说:“拍这样一部以吸毒者为主人公的纪实电影,并且一家人真名真姓地出演,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闻所未闻的,你们真是世界上最慈爱、最勇敢的父母!”我和他爸也激动得只会说一句话:“一切为了儿子,为了天底下千千万万个像宏声这样的孩子!”

    1118封镜那天,北京的夜空星光灿烂,摄制组的成员欢聚一堂庆祝影片摄制成功。回家后,看见宏声又陷入了沉默,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走过这一段弯路之后,特别是跟张杨一块拍完这部片子之后,我对生命、死亡、爱情、亲情这些问题有了一次更加深刻的思索和感悟,今后我会更加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约束自我,奉献社会。” 宏声正在成长,正在走向他人生和事业的春天,我们真为他感到幸福和自豪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