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荒诞时代制造“韩寒现象”

(2012-02-05 13:22:28)
标签:

中国

韩寒

吹捧

粉丝

名气

杂谈

在最近的文章和访谈里,韩寒频频说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虽然是韩寒的谦虚之言,但客观的去看待,也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个作家的韩寒,在近十年的中国,被给予了各种各样的光环和高帽,“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青年偶像”,“时代先锋”,还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无论是从名气还是影响力,都是中国作家里首屈一指的。他所享有的待遇和名声,几乎是中国所有作家加起来也不及的,当然,郭敬明和余秋雨除外。所以,韩寒随便写一些文字,就可以出版成书并且畅销,而很多作家辛勤写作几年、增删好几次、而且本身质量也不错的作品,却出版无门,或者出版了无人问津。韩寒曾经有过名言:“在中国,有名气的人名言是放屁,没名气的人放屁是名言。”此话,恰恰也适用韩寒。从文学角度讲,韩寒自《长安乱》之后的小说,水平都极其一般,如果是一个没名气的作者写的,肯定不会出版,但因为是韩寒写的,就成了畅销书。而且韩寒最近出的几本杂文集,都是从博客上拼贴而成,选取博文出版并没有错,但韩寒的这些杂文,很多选取的文章意义都不大,有些论战文章也不交代背景,有的文章里甚至还带着网址链接,所以综合来看,韩寒近些年出版的书,无论小说还是杂文,质量都很一般,韩寒自己也承认这些书不够认真。但是,这些书却都是畅销书。所以,韩寒很多一般的文字,却为他迎来金钱和声誉,他可以肆意的玩车,过着阔绰的生活,享受粉丝的崇拜;而很多写作者种种努力,写出了很好的作品,却什么也得不到。于是韩寒接受采访时说:“他现在所承受的,是他应该承受的。”韩寒的水平,应该是中国众多作家中的一派,而不是第一,但过去十年,韩寒几乎一直享有第一的待遇。既然他以不是第一的水平享有了多年第一的荣誉,那么偶尔吃一次亏,也是正常。但是我想讨论的是,韩寒本身是一个非常低调而且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不想当第一,也从没标榜过什么“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那么,是谁当初把韩寒捧到了第一,然后又把韩寒拉来了呢。

韩寒一直说,自己没有神坛。他自己肯定没有意识,但是从很多旁观者来看,韩寒的确是有神坛的。但这个神坛不是他自己要求的,而是别人强加的。比如,在很长时间内,韩寒所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有很多粉丝支持,如果有人批评,那些粉丝就会对批评者提出各种攻击。那么在这些批评者来看,韩寒就是一个站在神坛的人物,因为他有数量众多的粉丝护卫团,是一个批评不得的人物,那么必然就导致他们对韩寒的反感。尽管韩寒在很多场合都在维护自己的读者,但不可否认的是,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在韩寒的粉丝队伍里,盲目崇拜、没有理性的人也大有人在,其比例未必比郭敬明粉丝少。记得当年韩寒批评巴金、矛盾等作家文采差,起初误把老舍算了进去,然后众多粉丝也就开始讨伐老舍,但没过多久,韩寒就表示,老舍是个口误,老舍其实很不错。那么在此之前,那些盲目讨伐老舍的粉丝,必然就给韩寒带来很多负面印象。粉丝们这种拥护和推崇,是韩寒目前强大声誉的一个重要来源,而韩寒之所以能把众多水平平平的作品变成畅销书,也多亏了粉丝的捧场。但粉丝能捧人也能害人,他们很多非理性的行为,也为韩寒遭致一些别人的反感。

韩寒这些年发表很多的言论,如果是一个没名气的人说的,此话不会有任何反应,但因为是韩寒说的,总是能成为媒体头条或者舆论重点。但这些言论,很多本身是稚嫩的,所以很多人并不服气。但是为什么韩寒的发言总能受到关注呢?是韩寒自我推销?不是。是媒体在利用韩寒,因为韩寒特立独行的风格,当然是一个非常适合吸引眼球的话题,于是韩寒发表一些可以引起争议的言论,他们会立刻放大,然后吸引网友的点击和读者的关注。所以,韩寒的名气,一方面得益于媒体,但另一方面,媒体并非是为了义务吹捧韩寒,而是为了韩寒来得到他们的利益。于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韩寒不断的被媒体放大,不断的增大名气,但韩寒的水平并不足以符合他所拥有的名气,于是必然带来很多麻烦。所以,韩寒的名气,并非全部来源自自己作品,而是来源于媒体的不正常的关注。以至于韩寒很多不成熟的言论也被放大,这其实是放大了韩寒的缺点,又给韩寒遭致了很多人的质疑。但媒体本身,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所以,唯利是图的媒体,也是把韩寒推向高台的推手。

和媒体相关的,以路金波为代表的媒体人,对韩寒进行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吹捧。尤其是路金波先生,他对韩寒的吹捧,简直达到了令稍微理性的人都听不下去的程度。尤其是“天才说”是路金波经常挂在嘴边的,而且平常也写一些夸赞韩寒的文章,也让人感到过头。作为韩寒的主要出版人,又是朋友,路金波对韩寒的吹捧本无所厚非,但有时候太过分了就让人感到这是一种包装了。麦田质疑韩寒包装绝非是没有来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路金波先生这种行为其实真的距离包装并不遥远,而事实上,韩寒本人是一个不喜欢包装的人,但他肯定也无法左右路金波先生和其他出版人。所以,出版人的推波助澜,也是把韩寒推向高台的力量。

还有就是一伙所谓的文化人、教授、公共知识分子,作为很多四五十岁的文化人、教授、知识分子,他们反过来吹捧年轻的韩寒,本身就让人感觉这些人毫无立场。而且,他们说的话,只证明他们本身既无文化也无知识。有的人说他是“当代鲁迅”,有人说他“韩寒就是唯一的”等等,他们的夸赞没有丝毫学者应有的理性,反而都是跟风式的吹捧,这除了给他们自己抹黑以外,这种捧杀其实也并不对韩寒有利。尤其是,十年前韩寒退学时,所以学者、专家、知识分子都在质疑韩寒,当时韩寒就像一只落水狗一样人人喊打;但十年后韩寒的影响力变大了,又有一些学者、专家、知识分子开始吹捧韩寒,这不禁让人疑问,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到底有没有立场。如果说你们支持韩寒,那么十年前你们干什么去了?从这个角度看,知识分子反而比粉丝还没理性。但他们的吹捧,又给韩寒带来质疑。韩寒明明没有鲁迅的水平,他们非说是“当代鲁迅”,韩寒明显在知识储备上并不优秀,他们却吹捧为“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其实这几年,绝大部分中立者对韩寒的态度是这样的,他们认为韩寒是一个有良心的青年作家,中国需要韩寒这样敢于指陈时事的人,但同时,韩寒的作品只是一些俏皮游戏,深度不够。也就是说,韩寒是一个关系社会、文章写的好、但学术深度需要提高的普通写作者,在一个正常社会,这样的人应该是有很多。但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吹捧下,韩寒就成了当代最厉害的文人。那么很多本身是也有一定水平的人,在看了韩寒的文字,发现和他人吹捧的完全不符后,自然也会韩寒不屑了。最近,人们频频抓住韩寒是代笔、韩寒不读书说事,其中很大程度就是长期对韩寒这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状态的一种集体喷发。在这个人人都自以为是、不懂得谦卑的时代,很多人早就对韩寒这种盛名和才华不屑一顾,当他们韩寒还有可能是包装、代笔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加入到讨韩大军。

所以,韩寒本身只是一个普通低调的写作者,但一个变态的社会,把韩寒也给扭曲了。韩寒无法左右粉丝去干什么,无法左右媒体的炒作,无法左右其他知识分子对他的评价。但这些粉丝、媒体、知识分子,却共同把韩寒推到了本不属于他的高度,这些给韩寒带来了光环和优越的生活,也必然会带来很多麻烦。所谓高处不胜寒,高处本身就寒,何况韩寒本身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御寒功能。或许,人们应该让韩寒有一个安静的空间,有一个和其他写作者一样的环境,这对他更好。粉丝们,除了韩寒的书以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很多好书,好的作家;媒体们,并不是韩寒的一举一动都要上首页,看看很多草根博客,里面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路金波先生,您与其整天在那吹捧韩寒,不如再花些力气,去出版一些其他写作者的书。公知们,你们要是有良心,就别捧杀韩寒了。韩寒说的没错,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不小心被聚光灯照到了,或许去掉聚光灯,反而更有利于韩寒吧。而韩寒现象,则是一个荒诞时代制作出来的一个泡沫,这其中,小丑并不是韩寒,而是那些围绕韩寒制造这种东西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月兰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