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观察日记(四)-- 20个月天书当翻译
(2011-03-12 21:59:55)
标签:
育儿双语教育识字20个月 |
分类: 育儿(19-36个月) |
学习语言,氛围太重要了。去年9月份开始,天书妈每周两天去多伦多约克大学上课,就把天书送到幼儿园两天。幼儿园里通常只收18个月以上的孩子,他当时只有15个月,是小班里最小的。小班的宝宝们都在3岁以下,加拿大又是个移民国家,哪来的都有,老师就说着英语,比划着手语,跟宝宝们说吃饭,喝水,还要,吃完了等等。两天后,天书在家吃饭时,天书妈问他,还要吗?他不再是点头摇头,竟然说着英语more,比划着手语;吃完了就胡虏着手,用英语对妈妈说:all done.
天书妈很惊讶,怎么刚去幼儿园就学会英语啦!而且字正腔圆,不像学中文时发音带着洋腔。记得有一次视频,看见天书吃饺子,问他,谁包的饺子?天书回答:涛涛。发的是四声音调,我说,怎么说话像外国人呐,天书爷爷说:人家本来就是外国人,说完我们俩哈哈大笑。天书不明白我们笑什么,仍旧用他的洋腔洋调,反复地念叨:涛涛饺子、涛涛饺子……
最近两个月,天书妈开始教天书认读汉字,卡片上写着爸爸、妈妈、喝水、吃饭、门、灯、开关等等,这些卡片挂在墙上,他每天吃饭时认读。现在,如果天书在幼儿图书里看到这些字,他就用小手指着自己念。因为今年中国的春节在2月份,幼儿园就把2月定为中国月,幼儿园介绍每周一星(就是介绍幼儿园的宝宝们),天书被安排在2月第2周,天书爸亲手制作了天书的展板,老师公认是最棒的。一般的展板都是中间是文字介绍,左面是宝宝的照片,右面是全家福照片。天书爸做的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看到展板的当天,老师就教宝宝们学说展板上的妈妈,爷爷,奶奶的中文发音。
为配合幼儿园的中国月活动,天书妈写了天书认识的中文字卡片,上面还注了音标,背面写上英文,让迈克送天书时带到幼儿园,让天书教班里的宝宝们学中文。到了幼儿园,天书爸拿出卡片让天书读给老师听,天书不说话。天书爸奇怪了,只好对老师说:“他可能忘记了,这我就没办法了。”下午老师又拿出卡片教小朋友们,还指着“门”让天书读。天书想了想,说:“door”。老师又指着别的中文字词,天书说的也都是相对应的英文。天书成了中英文的小翻译,简直不可思议。天书爸去接天书时,老师特别强调,每次让他说一个词时,他都停顿一下,看的出来他是在考虑英语如何表达。老师说:“天书听我念中文发音时,奇怪地看着我,大概是想:‘老师今天这是怎么了?’”
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有一次天书走到妈妈面前,指着自己的鼻子说“nose”,然后迅速环顾了一下,看见在场的是他妈妈,爷爷和奶奶(天书叫我们爷爷奶奶,一是爷爷奶奶叫起来不饶口,二是叫他的爷爷奶奶时用荷兰语的opa, oma)立即改口说“鼻子”。天书妈告诉我们,他刚才说的英语也是鼻子,一看是我们仨人,就改中文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