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歙古道
| 分类: 国内旅游 |
旌歙古道位于旌德高甲村新建城关
旌歙古道,亦称隋唐古道,史称徽(州)宁(国)官道,位于在安徽省旌德县境内。旌歙古道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时由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的重要官道,也是徽宁官道中最精致的一段。沿途有五里洞、如来柱、靠壁洞、天竺庵遗址、旺子洞、天星洞等人文景观。是目前保护最好、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历史风貌。 也是中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旅游是学习深造的好机会,现在说旌德古道,准确地说应该是古驿道。驿道就是从前的国道。专为传达命令、递送军情及官府文书、朝廷官员过往和运送物资而设。古道均为石板路面,路宽约一米五至两米,车轿骡马相让无碍。为方便独轮车行,有些路段中央直铺石条,两侧嵌以石块或卵石,平整坚实。有水或低洼处均砌有横、直排水沟,保持常年干爽无积水,畅行无阻。想不到古道的建设标准在当年也是蛮高的。
我一口气攀登上至五里洞(与山下高甲村有五里路之遥,但与停车场只有二里路),因时间关系,就此折回。五里洞实际就是中途休息地方。是沿着山坡用条石建筑在路边的一个个拱形的圆洞,很像桥洞,过往的行人,在这里可以歇脚、乘凉、避雨等。整个石洞骑路而修,洞内壁嵌有石碑,时光流逝碑上所刻文字已难以辨识。
明代诗人胡沛然写过一首《度箬岭望黄山》的诗,描绘了旌歙古道四季的美景,也道尽了今人的超凡心境。
千廻鸟道萦青嶂,一啸鸾音落彩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古道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曾叙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种知交相互告别的徘徊和无奈。如今交通发达,高速公路遍布旌德,包括高铁也到达旌德,古道作为历史的见证,焕发新的生命,作为人们徒步锻炼的好地方。
乡村景色
田野风光
旌歙古道的起点
山间小溪

旌歙古道介绍

旌歙古道导游图

旌歙古道城关


旌歙古道下的停车场

从城关后看城楼

同上

山间竹林

青石板路,便以独轮车行驶。

旌歙古道

溪边清流

一汪清潭

远山呼唤

旌歙古道

坚实坚固的旌歙古道

古道上

古道穿越一片竹林

竹林景色

密密麻麻的竹林

古道上

树荫密布的古道

连绵的群山

同上

山外有山

走近五里洞

旌歙古道上的五里洞,作为景点之一。

前方更是群山连绵。

五里洞旁的路标

五里洞的介绍

坚实的五里洞


连绵的群山现在是风景,过去是阻隔人间的天险。

有些游客还在攀登。

旌歙古道边的清流

旌歙古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