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国农家乐

(2017-05-31 12:23:06)
分类: 国内旅游
   五月初,大学同学召集去安徽宁国农家乐(三日游,每天80元费用,包括吃住,但交通费不包括)。因退休在家,就乐享其中,报名参加。原本他组织他的中学同学去农家乐,因包车有空位,就在大学微信群里发出邀请,我和另一位大学同学就一起参加了。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j1JSFa58&690
太子坑水库,左边的建筑就是农家乐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6J1pVRaf&690
想望千秋岭上云,云雾中的云梯村

   安徽去过多次,尤其是长江段的安徽;但宁国没有去过。从资料上看近年来宁国的农家乐日益兴旺,逐渐成为上海的另一个后花园。宁国地名取自《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宁国地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地,就在浙江临安的北面。过去翻越古道就到宁国,由于现在高速公路发达,去宁国非常方便,上午7点发车,中午12时前就到宁国的农家乐,宁国云梯乡畲族村的小渔农庄(在太子坑水库旁)。

  宁国境内山清水秀,到处是崇山峻岭,周边风光旖旎,位于天目山蜿蜒屹立于东南边缘,黄山山脉由西延伸入境,构成南高北低、峰峦叠嶂的地势形态。境内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不少,如夏霖瀑布群等,还有一些名胜古迹,如山门洞千秋关等。在安徽畲族定居点,唯一之处在宁国,为云梯畲族自治乡。清光绪五年(1879)始,浙江中部景宁、兰溪一带畲族陆续迁来宁国,他们环绕千秋关山脉居住,凿石造田,田大者可卧,小者可坐,层层梯田,螺旋而上,于是这里成为云梯(寓意高山之上的梯田)。

 畲族是中国南方游耕民族,最初居住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千年以来,畲民因各种原因,从原居地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字来历甚古,其中有刀耕火耘的意思,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约在明清时期,畲族大量出现在闽浙山区, 我曾在浙江的武义吃过畲族大餐,看过畲族表演。近年来各地都将畲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内容,吸引游客的眼光,拉动旅游市场。前些年,我到浙江桐庐旅游,就参观了当地的一个畲族景点,一指石。从地理位置看,畲族选择的定居点都在崇山峻岭中,与汉人不相往来,只是现在旅游经济的拉动,畲族民居逐渐成为旅游项目了。畲族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畲族在服饰、饮食、节庆、婚嫁、丧葬、以及喜好、禁忌等反映出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等集中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许多人到了农家乐,最大的乐趣是与亲朋好友打麻将,唱卡拉OK;甚至通宵达旦。我还是选择自己的爱好,休息片刻时听听音乐,欣赏自己的BEATS(蓝牙音响)播放的音乐;或有空到处溜达,周边走走,看景观色,拍拍照片;或与农民闲聊,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奇故事,于是就引出下面的故事。

小渔农庄坐落在太子坑水库旁,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周围唯一的农家乐。四周群山环抱,在静静的水库边,显得安宁,祥和。我每天都会沿着水库走一圈,大约40分钟;呼吸新鲜空气;或到其他地方溜达。无意之中发现这里的古地名特别多,有千秋关,铜铃关,汤公山,太子坑,娘娘坞等,究其缘由,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我一边上网查阅资料,一边与农民了解当地的情况,逐步梳理出这里的风土人情。

宁国千秋关历史悠久,千秋关古名千秋岭。寓千秋万代吉祥如意之名。千秋岭高398米,溪谷幽深,层峦叠岗,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皖南宁国通往浙江余杭的咽喉要道,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皖南八大主要的抗敌关口。置关戍守京城临安,保护京畿(临安)要地。1981年千秋关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据《浙江通志.关梁》:千秋关,即天目山西麓也。形势险要,历来为兵争之地。五代后梁与吴越曾在此大战;南宋置关,戌以重兵,自始名千秋关,原有指挥洞、点将台、炮台等设置,今已废。千秋岭高数百仞,云烟笼罩,唐代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名。现存千秋关洞门为清朝咸丰三年(1853)重修,增设外关。内关与外关间隔约30米,因修公路,外关已毁,内关仍存。关基用大块方石迭砌,关残高3.82米,长25.25米,厚7.17米,拱门高2.24米,宽2.05米,关门上嵌石匾,横镌千秋関三个大字。原本我建议回上海时,顺便到千秋关看看,毕竟是古代的遗物。可惜包车司机太无人情了,断然拒绝我们的善意,只好留些遗憾。

     千秋关曾留下一些古代诗人题咏,唐代诗人罗隐题咏《送梅处士归宁国》: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老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其中想望千秋岭上云传为千古佳句。

南宋兵部侍郎宁国人虞俦,赋诗《千秋岭》:轻阴漠漠雨班班,岭上风来一解颜。已是去天才尺五,却令缓步有跻攀。飞泉百道萦罗带,列岫千峰拥翠鬟。应是北堂春正满,几回回首望家山。

 在宁国云梯畲族乡有二关:一为千秋关,二为铜岭关。而铜岭关已经遗弃,有多高,地图上没有标注。当地有传说,南宋时期,铜岭关与千秋关一样,同为兵家驻屯之地。并且留下一段传奇的故事。

 当年蒙古军队进攻南宋临安,在千秋关久攻不下,于是选择向铜岭关迂回,由于铜岭关无人看守,在蒙古军队大兵压境之下,当地土豪汤员外就动员家丁和亲人去受关·,并派女儿汤百花、汤赛华指挥,结果寡不敌众,全部英勇牺牲;包括汤员外的女儿。这场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听到的太少了。中国人始终将家国情缘联系在一起,当家破国亡时,许多人奋不顾身投入战斗,用鲜血和牺牲谱写悲壮的篇章。当地人为了纪念这场战斗,纪念汤员外,将铜岭关附近的山就叫汤公山。

  我们住的小渔农庄就在太子坑水库边,为什么要叫太子坑呢,这引起我的兴趣。网传因为千秋关和铜铃关是南宋八大抗战关口,当时皇帝派了位太子来镇守千秋关,但是不幸这位太子后来牺牲了,因为他深得民心,人民为了纪念他,将他埋葬地点叫太子坑。当地人告诉我另一个版本,南宋皇朝太子之间倾轧严重,由于有位娘娘与太子不得势,只好在两位将军的保护下,逃到此地隐居,结果还是被朝廷派来的官员谋杀。所以此地才有太子坑,娘娘坞,将军庙的地名。在老农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太子墓,就在我们对面的小山包上,因为早期盗墓者比较多,所以现在就只剩下遗址了。也许只是传说而已。

1958年国家兴建水利,当地百姓在政府的指导下,便在这里建了一个水库。通过人海战术,在没有现代化工具下,通过人拉肩扛,将一方一方泥土挖掘,才将水库修建,实属不易。

宁国的土特产几乎与临安相同,竹笋,小核桃,香榧子,茶叶等;价格明显比浙江的临安便宜,毕竟来的上海人有限。回上海时,顺便买了竹笋,才一元一斤。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不少上海的老人到此过上农家乐的生活。

 现代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兴办农家乐,过去的崇山峻岭现在是最好的疗养之地。宁国的农家乐就像云梯,隐藏在群山峻岭之中,犹如云中之家。有一天早晨,云雾弥漫,沉浸在云雾之中的农家乐像仙境一样,或隐或现,给人以升仙般的感觉。

已经离开宁国有20多天了,心中时刻回忆宁国云梯乡的美景,为此提供一组照片供欣赏。

http://s7/mw690/001O8pojzy7bv6IUIVU36&690
云雾中的云梯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6QqqH0c2&690
太子坑水库,群山倒影在水面

http://s2/mw690/001O8pojzy7bv6XVtMBa1&690
畲族村上的图画。
http://s2/mw690/001O8pojzy7bviV1KAV31&690
畲族姑娘


http://s6/mw690/001O8pojzy7bv6Y6Ya975&690
虽然没有到千秋关一睹风姿,在网上找几张图片。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6Y9ZDq78&690
宁国有名的山门洞
http://s11/mw690/001O8pojzy7bv6Ye38eda&690
宁国的群山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6YhDZK48&690
高山上杜鹃花
http://s14/mw690/001O8pojzy7bv6YlrFX2d&690
相望千秋岭上云
http://s13/mw690/001O8pojzy7bv6Yp58g8c&690
太子坑水库边
http://s14/mw690/001O8pojzy7bv6Ytyi13d&690
在网上找到的铜铃关图片
http://s1/mw690/001O8pojzy7bv6YzVM4b0&690
同上
http://s8/mw690/001O8pojzy7bv6YDBQj47&690
铜铃关的介绍,其中有汤员外抗击蒙古军队的事迹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6YIn2gc8&690
小渔农庄,原本老板姓俞,当地人叫小俞。因农庄靠水库边,与鱼水有关,与钓鱼有关,因此取小渔农庄。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iUNgMP0b&690
小俞养了几只鹅,在水面上悠闲鹅。http://s8/mw690/001O8pojzy7bvj2cEhp77&690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Yd1qWe2&690

满山是竹笋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UQYz852&690
山里的竹笋

http://s5/mw690/001O8pojzy7bviUUvjK04&690
千秋公园,从水库引入的水。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iV4Uercf&690
千秋公园内的廊桥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V8kvM52&690
廊桥一景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iVbXbW08&690
远处是高架桥
http://s13/mw690/001O8pojzy7bviVgdVa1c&690
云梯乡,淹没在树林中的农家乐
http://s6/mw690/001O8pojzy7bviVmRcVd5&690
太子坑水库
http://s13/mw690/001O8pojzy7bviVqkmE8c&690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iVtJZd2f&690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iVAabC68&690
千秋乡导游图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VD70e82&690
群山寂静
http://s13/mw690/001O8pojzy7bviVH8LOec&690
通往小渔农庄的道路。乡政府对基础建设投入较大,漂亮的公路,方便游客到此。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VKl3k42&690
前面就是小渔农庄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iYgZ0D5b&690
同上
http://s5/mw690/001O8pojzy7bviYsPvC54&690
水库的景色
http://s3/mw690/001O8pojzy7bviYvQnU62&690
处身在山里的农家乐
http://s10/mw690/001O8pojzy7bviYyCWl69&690
水库周边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iYBOijcf&690
乡村公路
http://s4/mw690/001O8pojzy7bviYQFdV23&690

http://s1/mw690/001O8pojzy7bviYTnNu60&690
午后,许多游客到太子坑水库周边溜达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iYWRoHbf&690
小渔农庄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iZa52f1f&690
宁国的高架桥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j1NipGe8&690
宁国农家乐
http://s4/mw690/001O8pojzy7bvj1THUv93&690
水库周边,翻山后就是娘娘坞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j1ZuPN0b&690
山下农家乐的游客午后爬山到太子坑水库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j25XGr0b&690
太子坑水库的另一头
http://s9/mw690/001O8pojzy7bvj2g6pOd8&690
农庄老板小俞的儿子,小小俞。蛮可爱的。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j2mlFZcf&690
旅游的路标
http://s7/mw690/001O8pojzy7bvj2pkvc16&690
小渔农庄,那辆中面包就是我们雇佣的。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j2vB4Dbb&690

同上

http://s1/mw690/001O8pojzy7bvj2suiI20&690

群山里的农家乐
http://s8/mw690/001O8pojzy7bvj2z4Oj27&690
小渔农庄与太子坑水库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j2BwtJ8b&690
路边的野草莓
http://s12/mw690/001O8pojzy7bvj615YDfb&690

http://s10/mw690/001O8pojzy7bvj67f9779&690

http://s16/mw690/001O8pojzy7bvj6cFqfdf&690
云雾里的山村
http://s11/mw690/001O8pojzy7bvj6hweeaa&690

http://s7/mw690/001O8pojzy7bvj6lct8d6&690

http://s8/mw690/001O8pojzy7bvj6p4lVd7&690

http://s5/mw690/001O8pojzy7bvj6vyw494&690
美丽的山村
http://s10/mw690/001O8pojzy7bvj6Eq8159&690
倒影

http://s8/mw690/001O8pojzy7bvj6TULte7&690
与同学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鹿儿岛景点
后一篇:宁国夏霖景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