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阿尔罕布拉宫
标签:
杂谈 |
阿尔罕布拉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这座宫殿代表了西班牙摩尔艺术的巅峰,也是人生要去参观的皇室宫殿之一。它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
我们到达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已是下午16时,由于参观人数多,需要事先确认。
选用阿尔罕布拉宫的照片。让我发愁,许多照片都有特色,最终挑选爱神木庭院的照片。
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统治期间,是伊斯兰艺术在西班牙的瑰宝。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是红色的意思,它代表了该宫殿所在的山体颜色,而宫殿的外墙也是由红色的、用细砂和泥土烧制的砖块砌筑,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红堡”。摩尔诗人用“翡翠中的珍珠”来描述其建筑明亮的色泽及周边富饶的森林资源。阿尔罕布拉宫四季盛开着鲜花,周围有玫瑰、柑橘、和桃金娘等植物,花草遍地,绿郁葱葱;这些构成了阿尔罕布拉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景色。阿尔罕布拉宫的宫殿采用不同用途房间相互贯通和连接,相互和谐、相互辉映,与周围地形相适应。它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宫殿的围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米,高达30米(我先前以为阿尔罕布拉宫较大,实际参观后感觉面积并不大,主建筑面积有限,但外部建筑较多,多数成为遗迹和废弃,只是主建筑比较精致而已)。
阿尔罕布拉宫主建筑由两处宽敞的长方形宫院与相邻的厅室所组成。桃金娘宫院(Patio
de los Arrayanes),长140英尺,宽74英尺,中央有大理石铺砌的大水池,四周植以桃金娘花,南北两厢,由无数圆柱构成的走廊柱子上,全是精美无比的图案,极为精细。而圆柱的建筑材料是把珍珠、大理石等磨成粉末,再混入泥土,然后用人工慢慢堆砌雕琢而成。大使厅呈正方形,每边长37英尺,四面墙壁,全是金银丝镶嵌而成的几何图案,色彩艳丽。中间有高75英尺的圆顶,为觐见室,内设苏丹御座。大使厅以其雕刻有星状彩色天花板和拱形窗户著称。狮子厅为另一长方形宫院,长116英尺,宽66英尺,周围环绕以124根大理石圆柱的俏巧游廊,轻灵的圆形屋顶饰有金银丝镶嵌细工的精美图案。
在阿尔罕布拉宫内众多的庭院中,以爱神木之院为最大,也最漂亮,其院中水池倒映出的北廊的倒影十分有名。宫殿的布局其实是很严格的,被划分为行政场所、活动仪式场所、王族居所等三大部分,它们既独立又巧妙地相连,在阿尔罕布拉宫中,最著名的是大使厅、两姊妹厅、狮子中庭及大浴场等地方。
在桃金娘中庭内,可以欣赏两个极佳的建筑外观,其一的主景为一座超出40米的高塔,在塔上能够观看引人入胜的美景。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通过桃金娘中庭东侧,可以来到狮庭,也即苏丹家庭的中心。在默罕默德五世宫殿中,四个大厅环绕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庭——狮庭(Patio
delos
我漫步在阿尔罕布拉宫,脑海里浮现四个字——美艳无比!耳机里听着《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感受西班牙音乐家塔雷加的作品的乐感。乐曲描绘音乐家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印象,精妙地描画宫殿的辉煌华丽的景致,又给人以深切的感受和回想。
据说黄昏时刻,塔雷加来到了格拉纳达,眺望着在夕阳西下的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废旧宫殿,引起了他无限的感慨。当天夜里,他就将脑海中浮现的回忆主题用颤音技法(即轮指技巧)来描述,写成了一首吉他独奏曲,并加上了《祈祷》的副标题。全曲由于运用了颤音技巧,充分表现了作曲家感慨万千的心绪。曲子在连绵起伏的旋律中延伸,仿佛收不住的幻想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任意驰骋,给世人留下无尽的回味。音乐让我对音乐家肃然起敬,对阿尔罕布拉宫的理解增加联想与深思。
参观精致的阿尔罕布拉宫后,自己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这座昔日的宫殿实在是太美丽了,真是美轮美奂。如此细腻的工艺,如此精美的雕饰,如此执着的创造,如此艺术的想象,只能让我们深感伊斯兰文化的精髓,让后人叹为观止。
此刻天空中下着细雨,一股忧愁油然升起,想当年格拉纳达的最后一位苏丹——博阿布迪尔(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十二世)在乘船去北非前,朝着他曾拥有的王朝和宫殿发出最后一声叹息。这种无可奈何心态和意境谁能感知?我们只对胜利者赞扬,从没有看到失败者的心境,也许音乐告诉了我的一切。
我恋恋不舍地参观完阿尔罕布拉宫的几个庭院,回望阿尔罕布拉宫在阴郁的天空下呈现出一种浑然不觉的苍茫。想当年格兰纳达王国臣服于西班牙天主教君主,屈辱求存,只能追求宫廷安逸的生活和精致的享乐,竭力把自己的城堡建得如此绚丽,如此精美,又如此奢靡,也许这是面临着无可挽回的没落而去寻求奢华生活的一种表现,也许这是艺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王朝行将灭亡时最后闪动的绝世之美,是一种凄凉之美。阿尔罕布拉宫充满伤感,充满忧郁,也许这种环境和心境也影响我的心态。正如恩格斯曾经说,“伊斯兰的建筑是忧郁的,犹如星光闪烁的黄昏…...”。
历史非常有趣,当年西班牙没有想保留阿尔罕布拉宫,因此在西班牙王朝的顶峰之际,在阿尔罕布拉宫旁建造了查理五世的宫殿。想不到查理五世的宫殿建筑格调很高,意境很大,是座不错的带有内部廊柱中庭,外部采用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但是她的精致,她的细腻远远不能与阿尔罕布拉宫相比。幸好人类的理智战胜了鲁莽,文明战胜愚昧,在关键时刻,西班牙人停止了查理五世宫殿的建造,执意要保留阿尔罕布拉宫。原本想作为胜利者的炫耀和趾高气扬的建筑,如今成为那个时代在建筑格调上的比较,为后人留下世界文化遗产。
在阿尔罕布拉宫还有的看点是花园,精美的穆斯林式花园也体现了阿拉伯人的文化品位,也值得一看。
网络上有许多专题介绍阿尔罕布拉宫,非常细致,非常精彩,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只能从我的视角看一看不一样的阿尔罕布拉宫。从失败者忧郁的心态看其凄美和不幸,感受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也许用这样的心情或许更能解释阿尔罕布拉宫。
由于拍摄大量照片,为全面解释阿尔罕布拉宫,尽量用图片来说明。
分为宫中花园、桃金娘厅、狮厅和精美雕塑等。

小花园

花园

后花园

爱神木花园

内花园

查理五世宫殿外的花园

同上


宫内的花园
阿尔罕布拉宫始建于1238年,当时格拉纳达处于费迪南统治的阿拉贡王国的包围之中。为了给他的人民提供庇护,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麦尔曾经骑马前往费迪南国王的营帐谦恭地表示臣服,以换取和平。虽然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麦尔做出这种举动是必然的,但也是艰难的,尤其是1248年当费迪南要求他根据协议出兵帮助基督徒攻击处于包围之中的塞维利亚穆斯林的时候。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麦尔倒是没有食言,于是塞维利亚陷落于基督徒之手。回到格拉纳达之后,当兴高采烈的人群将他作为胜利者向他祝贺的时候,他则流露出迷茫、悲伤的神情,他在阿尔罕布拉宫墙壁上一遍又一遍地写下简短的一句话——“真主之外别无胜者”。

桃金娘厅

桃金娘厅

水池倒影塔楼
桃金娘厅

两边种植的桃金娘

雨中的阿尔罕布拉宫,带有一丝的忧愁。


周围正在修理。
漂亮的梁柱

阳光下的狮厅。

夜幕下的狮厅


庭院深深

从不同角度看狮厅

廊柱是穆斯林文化的特色

美轮美奂的廊柱

狮厅

凄惨的美丽

伊斯兰的廊柱除了力学还有美学

狮厅的廊柱

精美的拱门
阿尔罕布拉宫的外墙
爱神木之院,水池倒影着塔楼
阿尔罕布拉宫

我们团队入内



查理五世宫外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