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连云港旅游,旅行社安排到新建的连云港老街去参观。据说连云港的老街有四个,我们去的老街位于海港边。旅游中巴穿越云台山的隧道(军用隧道,里面黑漆漆的,没有一丝灯光,长约数公里,一旦出事,难于救援,极不安全。),不远处就是老街。

连云老街入口处。
站在老街的街道上,看山海相拥,岛港环抱,四周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晚霞与吊车相互辉映,是不错的街景。据说老街自1933年建港后、1945年国民政府设市开始形成街市。当时连云港舳舻千里、商铺林立,印证曾经的繁华。
老街历史遗存丰富,依山而建,拾级而上;街道两边的石屋石墙石路,构成历史的沧桑和商业的繁荣,大量民国时期的遗存建筑风格多为中西合璧,有点像厦门街市建筑风格。其中不远处由荷兰籍建筑师设计带有钟楼的连云车站在晚霞中若隐若现,一度成为连云港的标志。
老街景区规划规范,民俗商业突出,民国风情彰显,利民巷、美食广场、百步天阶、石库门等景点成为主基调,看来连云港政府为恢复老街的风貌也下了血本。
老街北望连岛,南倚云台,依山傍海景如画。连云港作为亚洲大陆桥起点,丰厚的历史遗迹,雄伟的海港石城,雄踞亚欧桥头堡。
看到老街的宣传语:游连云老街 品民国风情。
不过话要说回来,如果老街没有游客,将是显得冷冷清清,这是超前发展的后遗症。原因是老街的硬条件不错,但软服务、文化品质不高;没有美食,没有厕所,没有文化,真正的吸引人的东西太少。

连云老街张灯结彩,显得热热闹闹,但是两边的商家少的可怜。而且没有特色,缺少海边风情。

从老街回望,看海港,坐山拥抱。

老街两旁的建筑规范,彰显民国的风潮。

赶海的男女。

老街拾级而上。

街面虽然是地砖,但干净整洁。

华灯初上

老街上的美食广场,但里面冷冷清清。

骑楼式的建筑。

华灯初上。

赶海的男人。

游客们纷纷回去

瞧,几乎没有人。

晚霞下的海港

晚霞中的钟楼

晚霞中的吊车

傍晚中的老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