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标签:
杂谈 |
国清寺隋代古刹的照壁
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国清寺曾驻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可见国清寺对佛教的影响和传播。
进入国清寺,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明显比一般寺院气派、庄重。各类庙宇建筑齐全,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华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是佛教建筑的典范。
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500罗汉堂、文物室等,这些建筑的总汇反映国清寺的雄伟、壮观。
山门外还有一批建筑——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各类建筑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和谐协调。从建筑的总量而言,国清寺是值得一游的。
游玩国清寺后,有下列感想:
一、寺院幽静、古树参天。不像其他寺院,香火绕绕,人头攒动;国清寺有着佛教的庄重和肃静,使人步入天堂般的感受。古树如此繁茂,浓阴修竹夹道,整座寺院深藏于古松、巨樟和青竹之间。可见国清寺避免了战火洗礼,保持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了佛教的宗旨。
二、古迹众多,在国清寺有“四宝”:佛门雄狮、稀世宝鼎、佛祖铜像、隋梅。件件珍贵,样样出色。
三、传播深远。天台宗不仅在中国,尤其在日本和韩国都名气很高,可见其佛教思想的传播源远流长。
我走过全国许多佛教寺院,大多是“禅寺”,这是佛教与时俱进最好的实践。佛教通过禅的理论,使思想、愿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国清寺,第一次看到”国清讲寺”的寺额,实际上是佛教的两大派别。国清讲寺的“讲“字,是讲经说法的讲,表示国清寺区别于“禅寺”(以坐禅参悟为特色)和“律寺” (以注重研习和持戒为特色),是以讲经说法,研究教理教义为特色的大寺。

国清寺导游图


进入国清寺

祥堂,可以进入隋塔。

国清寺的石狮子,前方就是风干桥,国清寺还出现三位大师,号称三贤,他们是风干、寒山、拾得。

参天的大树,在中国尤其少。而国清寺比比皆是。

教观总持的照壁,与隋代古刹遥遥相对。

国清讲寺,说明国清寺是天台宗的胜地,以讲学为主,而非打禅。山门很小。但山门上的对联是“古刹著域中创六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倚五峰临二涧胜迹常新”。

前方的青铜宝鼎,是清代珍贵文物,1973年重修国清寺时从北京故宫调运过来。特别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铸造的宝鼎更为珍贵。它双耳三足,6个火焰喷门,通高3.8米,上刻”圣寿无疆”4个大字,饰有三狮戏球、八宝(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结)等图案,浮雕纹饰精美,造型古朴大方,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南海观世音菩萨,雕刻的山河、大海、栩栩如生。

国清寺的国宝之一,隋梅。



我在隋梅旁,人类毕竟只有百年之寿,但树木保护得体,有千年之寿;借隋梅的光,延年益寿。

报恩塔,建于1985年9月,高约3米,塔顶为黄铜宝顶,紫铜瓦盖成,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塔体为录岩。呈四方形,正前方为日本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碑名,另三面各嵌有黑底金字的经文。台基也为录岩铺成。
这座经幢是日本莲宗信徒捐赠1000万日元建造的。宝塔建立在天台山国清寺的理由是,天台山是传教大师(日僧最澄大师)曾经留学过的最兴盛的灵址,日莲僧人非常敬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而且坚信作为正法的法华经的源流是天台国清寺,以表“知恩报恩”的深意。

国清寺有三贤殿,指佛教人物风干、寒山、拾得,因为相对菩萨(三圣)要低一档次。
上面是寒山的诗文。寒山是苏州寒山寺的创始人。

500罗汉堂

这一对威武的石狮子,由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它高2,28米,是清代珍贵文物,1973年重修国清寺时,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从北京选送过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