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派盆景
标签:
文化 |
分类: 江苏旅游 |
盆景园中·各式如皋盆景的作品
如皋树桩盆景以松、柏为主,主要是五针松等,造型手法多以棕丝绑扎,注重细扎细剪。棕法相当细腻,主干扎成左弯右曲的“S”形,俗呼“一弯半”、“二弯半”,少数为“三弯半”。树顶扎成半圆形、圆形或扇形,向前倾斜称之为“刘海式”或“如意式”。枝片和短参差适宜,错落有致,大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境界
如皋盆景的陈设独特有趣。除两盆成对放置左右的“蹲狮式”之外,且有论“堂”陈设法,国内独此一家。按5、7、9不同奇数组合为“堂”。如5盆陈设,中间的为“文树”,两边分别为两弯半或一弯半的“武树”,互成对子,陈设7盆时,在5盆的基础上,两边各增加一盆一弯半。整“堂”景观趣味横生。“文树‘显得孤高,两边的两弯半如群臣,如侍女,如宾客;一弯半似女子挥动彩袖翩翩起舞,如嫦娥奔月之态。
如皋盆景艺术的形成,与当时当地的政治历史、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地理气候条件和民众的艺术修养以及欣赏水平紧密相联。如皋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东有南通,西有扬州,南有苏州,北有泰州,素有“金如皋”之称,如皋人兼有江南的优雅和北方的粗旷,民风纯朴,为如皋盆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
“S”型两弯半盆景,平实中见粗放,沉稳中见潇洒,既坚韧又质朴,既文静古雅又风流豪放,似乎正体现了如皋人久古形成的性格。如皋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文人雅士神往云集之地。宋代词人王观、明末才子冒辟疆均出于此;独领清代画坛风骚的倪云林、董其昌都曾长期定居如皋。许多文人墨客常来如皋品诗作画,谈梅说竹,盆景创作中追求的“师法自然”的法理、“刚中求柔”的手法、“宠辱偕忘”的意境与他们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共鸣,两弯半盆景就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断臻于完善和成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