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中百廿校园人文景观故事征集启事
徐州一中百廿校园人文景观故事征集启事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1903年云龙书院改设为徐州府官立中学堂,开启徐州一中办学元年,迄今已达百廿。1920年7月,位于夹河前街26号的新校舍竣工,同年9月1日开学上课,迄今也已逾102年。百廿学校,百二校园,人与物和合,情与景交融,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留下许多珍贵的校园文物。
这些文物中尤以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校友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为著,如市级保护文物老校门;省城市古树名木——古木瓜树和木瓜园;云龙书院校友徐州地区唯一一名文状元李蟠家状元旗石、状元石鼓;既是云龙书院校友又是讲席、彭城书体创始人——张伯英手书的英多亭和紫翠轩;革命英烈李超时胸像;侵华日军防空洞旧址及意味深长的槐抱樱;天外来客——陨铁;百年牌坊——大观在上、撷秀亭;见证一中百年征程的“民国楼”等等。
一代一中人有一代一中人的作为,2000年7月,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徐州一中在千年古战场九里山下开辟新校区,形成两校区办学格局。这一时期学校诞生了象征一中人精神追求的“和鸣钟鼎”;“以天下为己任”的石刻汉印纽以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象征民族社稷永固,源远流长的汉白玉华表。2003年11月,时任徐州市委书记徐鸣以“一所学校与一座城市”为题礼赞徐州一中百年华诞。这些文物于2021年7月搬迁至紫金新校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一中学子“鱼跃龙门”、向前“奔涌”,明大识、担大任、成大器。
这些文物散发出隽永的一中精神,是数以万计海内外一中学子魂绕梦牵的青春记忆,是百廿一中文脉之根基,是一中师生的精神福祉。值百廿校庆来临之际,讲好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故事,继承徐州一中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追慕前贤,激励后昆,意义非凡。
现面向广大教职工征集学校人文景观文字稿件。征稿内容围绕上述一中景观,择其一从历史人文、发展变迁、校园记忆、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等方面投稿,体裁不限,篇幅不少于 300字(可附图,但不能只有图片)。
所有参与者均可获奖,稿件一经采纳将颁发稿酬。
投稿作品应以word文档发送至征稿邮箱:xzyzgh@126.com。 征文截止到5月31日,邮件标题应注明 “一中人文景观故事(作者名)”字样。
徐州市第一中学工会委员会
2022年4月29日
附:一中景观一览
夹河校区景观一览
民国楼
状元石鼓
大观在上
陨石
槐抱樱
撷秀亭
侵华日军防空洞旧址
紫翠轩
英多亭
状元旗石
紫金校区景观一览
钟鼎园
木瓜园
校园主题雕塑——奔涌
鱼跃龙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