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2011-03-11 10:58:00)
低年级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
|
作者:高林生
高林生:通过大家的讨论,症结和问题已经比较地明确了,而要让如今的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课进一步提高深化,当前最终要的是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并准确把握它,充分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检测功能;二是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为落实教学目标寻找学生、教师、文本进行对话的平台;三是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四是灵活机动地开始教学活动。今天的这一讲,我们重点谈第一个问题。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大家知道,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检测的主要功能。因此,弄清楚教学目标,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教学,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具体要求。根据以上的总要求,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应包括以下四条: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 二)达到一定的阅读量; 三)拥有一定的语文积累和背诵量; 四)在以上过程中,密切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概括起来是九个字: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小学阶段独立阅读基本能力的构成: 1.拥有快速准确辨认、拼读音节的能力。 2.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字。 3.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书。 以上三项是构成小学阶段独立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小学生进入独立阅读必备的工具。 在小学阶段,独立阅读能力需要有基本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支撑。 4.感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略读、浏览;默读一般性读物,每分钟在300字以上,形成良好的语感。 5.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理解能力是初步的、基本的。它包括理解词句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揣摩表达顺序、把握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以及阅读不同题材课文的基本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的几条,主要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学生大量的、亲身参与的语文实践形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便是促进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为它们尽快地、顺利地进入独立阅读打好基础。 拥有一定的阅读量: 指标:小学六年累计阅读量在180万字以上(这里所说的180万字以上,包括12册教材30万字左右;课外阅读的总量在145万字以上。其中,低年级5万字以上;中年级40万字以上;高年级100万字以上)。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落实,全国各语文课改实验区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提效”的经验,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提效,首先是明确语文学科、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解决好“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其次是努力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水平,充分挖掘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并以学生的邻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解决好“拿什么教”的问题。再者是遵循“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原则,解决好“怎样教”的问题。二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着力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把课外阅读达到145万字以上的要求落实到位。
1.浓浓的读书氛围; 2.书籍杂志的配伍; 3.检查评价的制度; 4.课堂老师的引领; 5.家长的支持协助; 6.多种形式的活动。 拥有一定的积累、背诵量: 1.理解、熟记一定数量词语、成语、名言警句、格言俗语以及基本的句式、常见的表达方式、结构形式。 2.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以上(低年级50篇;中年级50篇;高年级60篇)。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对人类形成记忆的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里介绍几条加强记忆的基本策略 1
.通过适当暗示,引起学生对记忆材料的注意; 2
.利用事件、韵语、图像记忆的优势提高记忆效率; 3
.关注一次性记忆的区限(7±2创克); 4
.抓住一个人记忆的关键期。 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1.诵读感受: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朗读(诵读)课文;
2.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教学重点; 3.理解应用: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4.熟读背诵: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以上目标既是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师解读教材的导向。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对低年级课文的解读,要特别关注以下三条: 1.注意课文中生字、多音字和易受方言影响错读的字及轻声的读法;注意易错字和易混字写法;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为确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把握本课的生字词的落实做好准备。 【安徽马鞍山市二年级下册《一株紫丁香》教学片段】
2.明确课文中要了解的词句。 这类词句大体有三类:一是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比如《家》一课: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就这一课来看,需要理解的词句一是新词“祖国”;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家”;三是有引申含义的词“花朵”;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特别是对课文中有引申含义的词语和句子,不但要搞清楚它的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申含义。比如《雨点》一课: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对其中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不但要引导学生弄清楚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搞清楚它们在课文中所拥有的引申含义。 3.明确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是要抓课文内容;二是要抓重点词句。 比如以上我们谈到的《秋游》一课,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秋游》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这一课写了秋天,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的景色,参与的活动以及自己的感受。 那么,这一课一是要抓重点词句:首先是描写天空的词句。如“蓝蓝”、“一望无边”、“有时……有时……”;再就是描写农田的句子。比如,“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三是描写同学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句子。比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就是表达情感的句子。比如“多开心哪!”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