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彼岸
彼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16
  • 关注人气:2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龙坑石牌坊

(2010-05-07 17:42:05)
标签:

杂谈

 

http://s4/middle/62c24e46h85fafe91a593&690

    家住城南,离此十公里处,有清朝建的石牌坊。

    来遵已几十年了,以往见石牌坊都是坐车一晃而见,几十年前贵遵公路边大多是庄稼,简单的民居,石牌坊显得高大,古朴,所以印象较深刻。后高速通了,坐车就再也见不着了,坐火车也见不着。

    前些日去共青湖游玩,钩起了一些回忆,有了想亲临观看石牌坊欲望,也好打发退休的时光。

    说去就去,今日雨后,天阴凉爽坐9路车到终点药业园区下车,向路人打听,还有三、四公里,不远,步行去,沿着遵南大道前进,路边新的建设在大规模施工,人行道上洒满了泥土,再加上雨后地上潮湿,鞋上裤上沾满湿泥,前段贵州天干,田中都是硬土,而今水泥地上都潮湿泥泞,真是天变地就变,走了半个多小时,左拐进入老路,再右拐爬一小坡就看到高大雄伟的石牌坊。系三门、四柱、五楼,虽经百余年岁月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但造型仍精美,除抱柱、雀替,吻等还有浮雕和透雕。人物、房舍、动物、花草等都栩栩如生。牌坊最上有圣旨,应是依旨而建,这在贵州是少有的。

     八十年代因病住院,临床病友是忠庄学校的老师,曾经给我摆个建牌坊的传说,他说当地流传说法,牌坊建好后,周围十里八乡的乡民都聚集在此,当地政府官员要组织仪式,放炮,挂红绸,以此表示为民,及显示皇恩浩荡。乡民在看热闹时更多是为了抢牌坊的堆土,牌坊是五层,每建好一层,就要堆土,因当时没起重设备,只有靠堆土,才能一层层往上架,在堆土时,堆一层土,撤一层铜钱,铜钱大致均匀的混在土里,如果土抢得多,那铜钱就得多,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仪式一完,乡民一拥而上,拿着箩筐、麻袋、撮箕装土,倾刻之间土堆不见,牌坊显示出来。

     回来看到有关资料得知,建龙坑石牌坊是因光绪年间,当地总兵何行保曾捐银捐田办学,遵义知县李兆梅上奏朝廷,“奉旨允准”表彰何的“乐善好施”。牌坊上的额题是遵义大儒钦使弟黎庶昌的手迹。

     遵义不仅是名酒之乡,还有遵义会议长征等红色历史,传统的历史文化也很悠久。

 

http://s13/middle/62c24e46h85fba9a4385c&690
圣旨清晰可见

http://s5/middle/62c24e46h85fc5226a5d4&690

端庄慈祥的和尚——牌坊局部

http://s15/middle/62c24e46h85fc5cc7406e&690

浮雕雄狮口含宝珠——牌坊局部

 

http://s1/middle/62c24e46h85fc76af9980&690

牌坊局部

http://s5/middle/62c24e46h85fc7cc51924&690

牌坊局部

http://s5/middle/62c24e46h85fc800a0004&690

牌坊局部——人物栩栩如生

 

 

 

http://s12/middle/62c24e46h85fc8bf2271b&690

雄伟壮观的石牌坊

http://s16/middle/62c24e46h85fc9653583f&690

远看还是气派

 

http://s14/middle/62c24e46h85fc9dada43d&690

牌坊局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