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五﹚

(2015-03-24 15:04:38)
标签:

书法

历史

文化

研究

 四、书画执笔之异同

 

根据对现阶段收集到的历代美术作品中的执笔图像的比较,属于书法(写字)类的执笔图像比绘画类的执笔图像要多,其比例大约为十比一。所以,这个课题的考察实际是以书法的执笔图像为主体的。但是,根据对现有图像的分析,历代书法的执笔方式与绘画的执笔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考察书法的执笔相等于考察绘画的执笔;反之,考察的绘画执笔也相等于考察书法的执笔。这就是本课题为什么将书法与绘画的执笔放在一起考察研究的原因。

历代书法与绘画的执笔所以一致与相同,分析其中缘由约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书法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相同,导致执笔方法的相同。中国书法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文房四宝)可说是大同而小异。就与执笔直接有关的毛笔来说,书画都因作品尺幅的大小采用大小不同的毛笔。尤其是书法家日常用笔与画家日常文字书写的用笔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画家或因勾线与烘染之需,另备特制的毛笔。尽管毛笔或有差异,然执笔的方法一般不变。另如工笔画家,因染色之需要,一手同时执持两支毛笔,便于快速交替使用,然而当下应用之笔的执笔方法,与历代流行时间最长的二指单钩法差不多。

其次,是古代有“书画同源”之理念,既同源,则执笔方法趋于统一。我国原始的文字,象形性强,亦书亦画;原始绘画,以线为主,与书相合,作画如作书。此为书画之“同源”。其源既同,其流亦有相同处。历代书画理论強调“书画同源”,意在继承与发扬书画互相取长补短的优秀传统,书中有画,画中含书。有关书画互通的论述,以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诗最为著名。

其三,在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期,毛笔书法人人所必修。画家们学画之前或学画之同时,大多要学习与进修书法,所以画家多擅书法,历史上许多大画家同时又是书法名家。这种书画共同发展的现象也导致书画执笔的类同。历史上同为著名画家与书法家的代表,晋代有王廙、顾愷之等,宋代有赵佶、苏东坡、米芾等,元代有钱选、赵孟頫、倪瓒、吴镇等,明代有沈周、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等,清代有朱耷、石涛、金农、郑板桥、赵之谦等,近现代则有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

对于书画执笔的同异,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首先是各个时代的执笔因观念与传承的不同而有变化。此如唐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单钩式的执笔法,明代主要流行的是三指双钩式的执笔法,现代主要流行的是五指共执的执笔法。同时,执笔每一次变化时期又会出现两种或多种方法交替并行的现象,此如宋元期间出现单钩与双钩式执笔交替并行的现象,清代民国期间又出现二指、三指与五指执笔交替并行的现象。

其次要加以说明的是,历代画家笔下的执笔图像,非常清楚地反映了书画执笔相类同之事实,同时也清楚地反映了历代书画执笔流变的现象。本课题正是依据这种事实与现象,对历代执笔进行考察与分辨,同时作出初步的推论的。下面略举数例以证明书法与绘画执笔趋同的实际。

 

http://s15/mw690/001O88Jegy6QWQSBHbwae&690

图4.1  【明】  仇英  《烈女图卷》﹙局部之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唐宋元明清画选》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单钩法。

 

http://s4/mw690/001O88Jegy6QWQSEUnha3&690

图4.2  【明】  仇英  《烈女图卷》﹙局部之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唐宋元明清画选》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单钩法。

 

http://s14/mw690/001O88Jegy6QWQSOHGlbd&690

http://s3/mw690/001O88Jegy6QWQSRGlYb2&690

图4.3 【明】  佚名  《千秋绝艳图》﹙局部﹚    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http://s10/mw690/001O88Jegy6QWQSXqCl39&690
http://s2/mw690/001O88Jegy6QWQT2pCp11&690

图4.4  【明】  佚名  《千秋绝艳图》﹙局部﹚  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http://s3/mw690/001O88Jegy6QWQT5zYC82&690

图4.5 【清】  无款  《古代仕女行乐图卷》﹙局部之一﹚南京博物院藏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http://s3/mw690/001O88Jegy6QWQTcQJIf2&690

图4.6 【清】  无款  《古代仕女行乐图卷》﹙局部之二﹚南京博物院藏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http://s7/mw690/001O88Jegy6QWQTlk5o66&690

图4.7 【清】  马骀  《马骀画宝.画龙点睛》﹙局部﹚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历代白描人物画谱》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与下例相同。

 

http://s4/mw690/001O88Jegy6QWQTsDM7d3&690

图4.8 【清】  马骀  《马骀画宝.班偼伃》﹙局部﹚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历代白描人物画谱》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与上例相同。

 
http://s6/mw690/001O88Jegy6QWQTz3Ol95&690

图4.9 【清】  吴友如  《古今百美图》之一﹙局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历代白描人物画谱》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与下例基本相同。

 

http://s10/mw690/001O88Jegy6QWQTJ7Dja9&690

图4.10【清】  吴友如  《古今人物图》选﹙局部﹚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历代白描人物画谱》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与上例基本相同。

 

http://s1/mw690/001O88Jegy6QWRKdJm060&690

图4.11   范曾  《书圣临池志逸图》  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范曾画集》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现代普遍流行的五指执笔法。

 
http://s8/mw690/001O88Jegy6QWRKg2c737&690

图4.12  范曾  《画龙点睛图》  拍卖作品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现代普遍流行的五指执笔法。

 
http://s9/mw690/001O88Jegy6QWRKijAA58&690

图4.13  范曾作画照片

作者执笔方式为现代普遍流行的五指执笔法,与其前面两幅作品中人物的执笔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