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狗啃4年?硬报纸解密量子通信卫星,秒懂

标签:
科学 |
115年前的12月12日,马可尼收到横跨大西洋、人类史上第一个无线电信号的那一天。
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tPbhT6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搞无线通信
包括马可尼自己,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通信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6IOCDA
2016年8月16日,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 “墨子号”从酒泉发射的那一天。
就像当年的马可尼一样,我们也无从想象,未来的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终将带来一个怎样的魔法时代。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4WcSlU
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
智商秒杀全人类的人工智能?
瞬移、穿越不再是科幻?
潘建伟教授的量子通信卫星上天了。5年后,人人都会用无法破解的加密网络刷信用卡。你还觉得量子理论是象牙塔里的黑科技,和你的生活毫无关系?
让我们先从神秘的量子理论开始
解密量子通信卫星
上篇:魔法时代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tjKZsG
如果你完全不懂量子力学,请放心大胆地往下看,我保证不用任何公式就能让你秒懂,连1+1=2的幼儿园数学基础都不需要。
如果你自以为懂量子力学,请放心大胆地往下看,我保证你看完会仰天长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sLRvF2
正如量子力学大师兼泡妞大师费曼所说:
没有人懂量子力学。如果你觉得懂了,那肯定不是真懂。
在烧脑、反直觉和毁人三观方面,没有任何学科能够和量子力学相比。
如果把理工男最爱的大学比作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那么唯一和量子力学专业相提并论的,只能是黑魔法。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tKJ3h2
然而,量子理论之所以如此神秘,并不是因为物理学家的故弄玄虚。
其实,在量子理论刚诞生的摇篮时期,它只是一种研究电子、光子之类小玩意的、人畜无害的学科。
而“量子”这个貌似高大上的名字,本意不过是指微观世界中“一份一份”的不连续能量。
这一切,都源于一次物理学的灵异事件。
百年战争
20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始重点纠结一个纠结了上百年的问题:
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粒派
所谓粒子,可以想象成一颗光滑的小球球。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vTQmuG
每当你打开手电,无数光子就像出膛的炮弹一样,笔直地射向远方。
很多著名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做了很多权威的实验,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
波派
所谓波,就像往河里扔块石头,产生的水波纹一样。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8cIUWu
如果把光看做是一种波,可以完美解释干涉、衍射、偏振等经典光学现象。
很多著名科学家(惠更斯、杨、麦克斯韦、赫兹)做了很多权威的实验,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电磁波。
可问题是,波和粒子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啊?!
1、粒子可分成一个一个的最小单位,单个粒子不可再分;波是连续的能量分布,无所谓“一个波”或者“两个波”;
2、粒子是直线前进的,波却能同时向四面八方发射;
3、粒子可以静止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波必须动态地在整个空间传播
波与粒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是自古以来,塞伯坦星上的科学家就分成两派:波派和粒派,两派之间势均力敌的百年撕逼战争从未分出胜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umMEe8
很多人问我:
科学家为什么要为这种事情势不两立?
大家搁置争议、共同研究不就得了?
为了一个字:信仰。
千面之神
我且问你:《权力的游戏》中,信奉七神的维斯特洛人民,为何要与信奉旧神的关外野人拼个你死我活?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AOfky8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信仰争端大开杀戒,早已不足为奇。
唯一的和谐社会可能是古希腊:他们的神多达百八十号,有管天上、管地下还有管啪啪啪,各路神仙各司其职,倒也井水不犯河水。
人称:希腊众神。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us1jEG
不要被图骗到了,要全画出来那可是神山神海
要命的是,科学家信仰的神只有一个,而且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全能大神。
这位神祗的名字
叫做真理
大到宇宙的诞生,小到原子的运转,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基于同一个规律,可以用同一个理论、甚至同一套方程解释一切。
比如,让苹果掉下来把牛顿砸晕的是万有引力,让月亮悬在空中掉不下来的也是万有引力。
用同一个方程,既能算出地球的质量,也能让马斯克的猎鹰九号火箭上天,这就是科学的威力。
一个宇宙、两种规律?
对不起兄弟,别在科学界混了,您可以去跳个槽,比如竞选总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16Ot6m
当然,没有谁敢自称真理代言人,就连牛B顿谦虚起来都是这样滴:
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捡贝壳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啊!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weCo4W
就算是捡贝壳,捡的多了,说不定拼到一起就能窥见真理之神的全貌呢!
整个科学史,就像集卡拼图的过程。做实验的每发现一个科学现象,搞理论的就绞尽脑汁推测它背后的运行规律。
不同领域的大牛把各方面的知识、理论慢慢拼到一起,真理的图像就渐渐清晰。
在20世纪初,光学的知识储备和数学理论越来越完善,大家觉得,这一块的真相总算有希望拼出来了——结果却发现,波派和粒派的理论早已背道而驰,还各自越走越远。
就好比你集了一辈子卡片,自以为拼得差不多了,这时突然发现,你拼出的图案居然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且差的不是一点点!
是不是有种把对方连人带图砸烂的冲动?
当时波派和粒派都坚信,自己手上的拼图,才是唯一正确的版本。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wVly4W
双方僵持不下直到1924年,终于有人大彻大悟:
波 OR 粒,为什么不能两者都是?
也许在某些时候,粒子看起来就像是波;在另一些时候,波看起来就像是粒子。波和粒如同阴阳一般相生相克,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波粒二象性),只不过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盲人摸象、各执一词。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zSWbrs
谁说方圆不能兼容并蓄?
真理确实只有一个,但是真理的表现形式,会不会有多个版本?
难道真理就是那个千面之神,用千变万化的面目欺骗了我们如此之久?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1ERM6C
猜猜我是谁
灵异实验
是波、是粒、还是波粒二象,大家决定,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做个了断:
双缝干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KyrbJaK
双缝,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块隔板上开两条缝。
用一个发射光子的机枪对着双缝扫射,从缝中漏过去的光子,打在缝后面的屏上,就会留下一个光斑。(等效于1961年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在实验之前,科学家的推测如下:
第一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纯粒子,那么屏幕留下两道杠。
光子像机枪发射的子弹一样笔直地从缝中穿过,那么屏幕上留下的一定是2道杠,因为其它角度的光子都被板挡住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2Q0RKS
第二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纯波,那么屏幕留下斑马线般的一道道条纹。
光子穿过缝时,会形成2个波源。两道波各自震荡交汇(干涉),波峰与波峰之间强度叠加,波峰与波谷之间正反抵消,最终屏幕上会出现一道道复杂唯美的斑马线(干涉条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2B9AEC
第三种可能
如果光子是波粒二象,那么屏幕图案应该是以上两种图形的杂交混合体。
总之,
两道杠 = 粒派胜
斑马线 = 波派胜
四不像 = 平局
是波是粒还是二合一,看屏幕结果一目了然。
无论实验结果如何,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0j2sUa
第一次实验:把光子发射机对准双缝发射
结果:标准的斑马线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2GXBo0
根据之前的分析,这证明光子是纯波。OK,实验结束,大家回家洗洗睡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26HYq8
粒派不服:我明明知道光子是一个一个的粒子!
这样,我们再做一次实验,把光子一个一个地发射出去,看会怎么样?一定会变成两道杠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3hm91E
第二次实验:把光子机枪切换到点射模式,保证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
结果:斑马线
竟然还是斑马线?!
怎么可能?!
我们明明是一、个、一、个把光子发射出去的啊!!!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开始光子数量较少时,屏幕上的光点看上去一片杂乱无章,随着积少成多,渐渐显出了斑马线条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6nc4zA
光子要真的是波,那粒派也不得不服。
问题是:根据波动理论,斑马线来源于双缝产生的两个波源之间的干涉叠加;
而单个光子要么穿过左缝、要么穿过右缝,穿过一条缝的光子到底是在和谁发生干涉?隔壁缝的老王吗?
难道……光子在穿过双缝时分裂成了两个?一个光子分裂成左半光子和右半光子,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发生了关系?
事情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倒要看看,光子究竟是怎样穿过缝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3Rv6q8
第三次实验:在屏幕前加装两个摄像头,一边一个左右排开。哪边的摄像头看到光子,就说明光子穿过了哪条缝。同样,还是点射模式发射光子。
结果:每次不是左边的摄像头看到一个光子,就是右边看到一个。一个就是一个,从来没有发现哪个光子分裂成半个的情况。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光子确实是一个个粒子,然而在穿过双缝时,不知怎么就会变形成两道波同时穿过,形成干涉条纹。
虽然诡异了些,不过据说这就是波粒二象性了,具体细节以后再研究吧,这个实验做得人都要精分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5LrYSe
就在这时,真正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这才发现,屏幕上的图案,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变成了
两道杠!
没用摄像头看,结果总是斑马线,光子是波;
尼玛,用了摄像头看了,结果就成了两道杠,光子变成粒子。
实验结果取决于看没看?
这不科学啊,做物理实验竟然见鬼了啊!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4rrYu0
可以体会物理学家当时的心情吗?
一个貌似简单的小实验做到这份上,波和粒子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全世界科学家都懵逼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在科学实验中正式遭遇灵异事件。
观察者的魔咒
纳尼?你还没看出灵异在哪里?
好吧,请你先看懂下面这个栗子:
电视里正在直播足球比赛,一个球员起脚射门——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6LKoEa
咔,暂停,预测一下这个球会不会进?
在球迷看来:
球进还是不进,和射手是不是C罗梅西有关,和对方门将的状态有关,和裁判收没收钱说不定还有关。
在科学家看来:
有关的东西更多,比如球的受力、速度和方向,距离球门的距离,甚至草皮的摩擦力、球迷吼声的分贝数等等。
不过,只要把这些因素事无巨细地考虑到方程里计算,完全可以精确预测三秒后球的状态。
但无论是谁,大家都公认,球的进与不进,至少和一件事情是绝对无关的:
你家的电视。
无论你用什么品牌的电视,无论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高低、质量好坏,无论你看球时是在喝啤酒还是啃炸鸡,当然更无论你看不看电视直播——
该进的球还是会进,该不进就是不进,哪怕你气得把电视机砸了都没用。
你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全都是废话?
那么仔细听好:
双缝干涉的第三次实验证明了,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球进还是不进,直接取决于在射门的一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电视!
看还是不看,这是一个问题
光子从发射器射向双缝,就好比足球射向球门;用摄像头观测光子是否进缝、怎么个进法,就好比用电视机看进球。
第三次实验与第二次的唯一区别,就是实验3开了摄像头观察光子(看电视),实验2没放摄像头(不看电视)——两次的结局竟截然不同。
这,就是观察者的魔咒。
难道说,不看光子它就是波,看一眼,它就瞬间变成粒子?
难道说,“光子是什么”这一客观事实,是由我们的观察(放不放摄像头)决定的?
难道说,对事物的观察方式,能够改变事实本身?
三观的崩塌
在所有人懵逼的时候,还是有极少数聪明人,勇敢地提出了新的理论:
光子,其实是一种智能极高的外星AI机器人。
之所以观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是因为光子在你做实验之前就悄悄侦查过了。
如果发现有摄像头,它就变成粒子形态;如果发现是屏幕,就变成波的形态。
这个理论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6FJikK
难道机器人阿童木真的存在?
(“阿童木”是日语“アトム”的发音直译,词语源自英语“Atom”,意即“原子”)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9pONcW
一只内裤外穿的光子,是我平生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这种扯蛋理论居然没被口水喷死,还要做实验去验证它,可见科学家们已经集体懵逼到了什么地步。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8D36Vk
第四次实验:事先,只有屏幕没有摄像头;我们算好光子穿过缝的时机,等它穿过之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加上摄像头。(等效于1978年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结果是啥,是啥?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7aVPwe
结果:无论加摄像头的速度有多快,只要最终加上了摄像头,屏幕上一定是两道杠;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有摄像头,哪怕在最后一刻秒秒钟撤掉,屏幕上一定是斑马线。
回到看球赛的那个例子,就好比:
我先闭上眼睛不看电视,等球员完成射门、球飞出去3秒钟后,我突然睁开眼睛,球一定不进,百试百灵。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9qv05o
他们,就是这样被下了魔咒的
在你冲出门去买足彩之前,硬报纸悄悄提醒你:
这种魔咒般的黑科技,目前只能对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起作用。要用意念控制足球这样的大家伙,量子还做不到啊!
请注意,加不加摄像头,是在光子已经穿过双缝之后再决定的。不管光子在穿缝的时候变成什么形态,过了缝应该就定型了。
既然光子的状态在加摄像头之前就定型了,为什么实验结果还是能在最后一刻发生变化?
难道说,在之后做出的人为选择(未来),能够改变之前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8cL8yhA1o
而且,加摄像头的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40纳秒)。就算光子真的是个狡猾的微型变形金刚,当它变成波的形态穿过双缝,在最后一刻却发现面前是一个摄像头时,它也来不及再次变身了吧?
“主观决定客观”、“未来改变历史”、“外星人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光子”……
好端端一个实验弄得谣言四起,物理学家们纷纷感到几百年来苦心经营的科学体系正在崩塌。
与之一起崩塌的,还有全人类的三观。
量子魔法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