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唱诗班”如何迈出第一步---写给“唱诗班”班长梁庄

(2010-05-03 12:35:58)
标签:

老镜

老镜的诗歌

梁庄

唱诗班

文化

分类: 诗信笺

“唱诗班”如何迈出第一步

       ---写给“唱诗班”班长梁庄的信

 

梁庄班长:

    我想这样称呼你比较合适,亲切,也说明我已把自己实在融入了这个班级当中。班级的名称很有意思,这个“唱”字应该和你一直提倡的诗歌的旋律写作有关联吧;在我看,这个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怎么去“唱”好诗歌这台戏。你与我的共识是:诗歌创作可以市场化,完全可以。作为一位有成就,有眼光的实业家,你对诗歌的构想,肯定会在诗歌面临窘境的当下,为改变诗人的命运,诗歌的状况推波助澜,为草根诗人勾画出一个壮阔的蓝图。作为一个写诗歌多年的人,我深知诗歌发展的艰难。你从艰难处下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吸引我进入“唱诗班”班级,并积极为班级谋事的动力。你的主张,将引领我们一往无前。

    诗歌写手们在黑夜里坚持,每个人心里都点着一盏灯,但是若明若暗的诗歌现场,使诗人们心焦!早期,在诗歌圈形成了不少的诗群,但是结果是多数渐次消失,他们远去的背影和他们留下的足迹逼迫着我们思考:真正的诗歌之路在哪里?现实是,主流诗歌阵地已经严重背叛谬斯,民间诗歌队伍一片涣散,好的诗歌,优秀的诗人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不走主流,困难重重,追赶主流,又需要博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耐心,当然,离开了充裕的资金,脱离世俗的原则,做事也丧失底气。你是决意为诗歌谋事的一个,这样的人我认识不少。吴谨程算一个,他主编了《2009中国诗歌民刊年选》,我跟他讨论过,主编这样的选本其实就是出于热爱诗歌的本能,真的做出来,往往吃力难讨好。安徽六安的碧宇,自己掏腰包,两年寒暑的辛劳,终于把《大别山诗刊》做得有模有样,上了台阶,但是读过她给六安市长那两封信的人,都知道这个女主编付出了太多。欣慰的是,毕竟他们做了,而且做得漂亮,他们今天所努力的,或许不能在大的方面改变诗歌的地位和局面,但是他们的牺牲精神,会被历史大笔记录。

    入正题,谈谈咱们的班级。我与你多次交流你带头发起的这个班级的优势,就是抓住了诗人出版、交流、推广的关节,由有资本的实业人士和出版社及发行机构合作,综合资源,联合运营。这个创意超过了一般的诗歌团体,解决了诗人出版作品的现实困难,本身就是进步。你所提出的“作品--出版--销售”这个规程我也认可,但是不得不提醒你一下,你的策划过于美化,缺少现实的经验。众所周知,诗歌的市场很受限制,一本没有影响的集子摆设在书店,几乎不会有问津者,在这种情况下,哪家出版社愿意出面承担风险呢?如果仅仅由你个人承担,作者所期待的这本选集又存在什么意义呢?我为之担心的是,你的热情会随着随之而来的困难,慢慢被消耗怠尽。所以,一些话,我想说在前头。

    “作品”这个环节容易解决,争取好的作品,聚集优秀的诗人,不难。“出版”这个环节,如果你不叫出版社承担风险,也不难,如果想协议共同承担,我觉得不现实。那么出版社这个出版和发行的主渠道又必不可缺,怎么办?根据我的咨询,出版社可以发挥的作用就是在规划可行的范围内,协助发行,前提是诗歌选本有绝对的水准,有社会影响力,有必要的背景支持。水准可以把握,影响力在开始阶段是没办法形成的,需要时间,背景支持可以运作,我们可以挂靠知名的诗歌组织,在出版前后,做大幅的有力宣传,我们自身有了动静,媒体给予了关注,发行才有基础。你做企业的,应比我精通市场的潜规则。这一点,我和出版社的同志交流了,他们要我拿出策划的书面材料,如你同意,我会完善之,并与出版单位做深入交流。“销售”这个环节,我认为在班级开初阶段,不求过大的数字,只要把班级的发展思想推广,待聚集了更多的优秀诗人,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自然打开一片天空。

    对“唱诗班”出版选本的策划,我提几条务实的建议:

    一、门槛要高些,非优秀的诗歌务必排除,不能把人情放在内,违背了作品说话的基本原则,将损害班级的形象,也会损害这个计划中的品牌书目;你提出的在起步阶段要求降低些的看法,我不同意,包括我在内的班级成员,作品不好的,可以要求置换篇目,真的不行,就撤消稿件,宁缺毋滥。我还建议多拉动一线知名诗人参与,作者的名字往往也是亮点,这个亮点也会带动发展。

    二、版本的设计一定突出大气、厚重,既然把诗歌市场化,包装当在考虑的重点。你亲自搞的几个方案我一一看了,相对欣赏第一个,建议进一步找专业人士设计,以求尽善尽美。

    三、简评部分我不赞成保留,尤其这些简评由你个人撰写,我认为可能会在班级内部造成负面影响,再者,排版起来,效果也未必美观。这一点,供你参考。

    四、出版和发行这一块,我会联系诗歌界权威机构参与合作,并邀请诗界名家参与后期的宣传,我考虑可以组织诗集签名,研讨,结合一些事件举办诗歌活动。这些策划仍需要注资,我的意见,只要我们策划得当,得到相关政府和企业的支持问题不大。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市场化的选本进一步社会化。诗人考虑问题一般简单,都想着发表,发表了,就懒得问事了,但是作为组织者,你是必须权衡利益的,纯粹的投入产生不了回报,不是一个开明企业家应该做的,对诗人来说,单纯的出版,意义也不大。我们的“唱诗班”在这个后期的宣传和发行环节上,要做大文章,做好文章。

    五、“唱诗班”的整体形象考虑在选本中。我们已经做了局部的探讨,班级将成立明确的管理组织,特别是对学员作品的整理,资金的管理,都要公正和透明。选本要成立编委会,一审、二审、终审的程序要严把,对于玩忽职守的,要批评、处理,乃至清理出编辑队伍和班级,这点务必审慎。作为实业家,作为一个诗歌团队的领头人,资金管理你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我的考虑是,怎么把这些由你注入的资金回收,怎么去结余,而后形成良性发展的能力。我个人有信心,只要班长开诚布公地听取大家的意见,汇总好的建议,在工作中严明态度,以你个人的魅力,以大家的热情,定会促成“唱诗班”的理想宏图。

    凝聚集体的智慧,改变草根诗歌队伍不振的现状是我们的目标,为诗歌,为带领一群谦卑而神圣的写手,班长你最辛苦,你积极投资诗歌的信心值得钦佩,我为你鼓掌。二审的稿件已收到,正在审阅,相应的意见我会以文字的方式反馈给你。

 

                                              老镜上

                                              2009年5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