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格拉底法的解读(余欢)

(2014-04-16 19:49:51)
标签:

杂谈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雅典的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的思想涉及很多的方面,如哲学、美德、政治等,他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他不仅是哲学家,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教师,他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并自知其无知,否则他是不可能学到什么的。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所谓“定义”,就是在归纳的基础上对事物所做出的认识,即对找到的真理和知识加以表达。苏格拉底法就是一种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辩论,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终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一门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思想的艺术。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法的使用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等。

从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通过自由问答的方式给学生以引导和激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和压迫,这是我们现今的教师所需要学习,现今的教师,在现今社会这一大的环境的要求下,已经缺少以前那种教师只为教书育人的思想了,现今的教育虽然依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有时教育的本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只是我们并没有发现,或发现了却无法去挽救,只能任其发展。另外,现今的孩子缺少一种怀疑的精神,或许是由于现今网络以及其它信息化知识的快速发展,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知识时,往往会通过上网查找这一便捷的方式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却可以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强烈的探求欲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师在现今的教学中所需要学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