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卢梭给我们的启示 飞絮
(2009-12-23 22:32:12)
标签:
杂谈 |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怎样才能改变不平等的状况?怎样才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有的人有车、有房、有事业或者说有相当可观的资产?而有的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在繁华闹市的车站或者街道的某个地方,我们总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在乞讨。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有的人生活更好是因为他们通过努力奋斗争取的;有的人之所以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是因为这些人当初没有好好努力,是好吃懒做的结果。
有的人或许也会说:有的人以乞讨为赚钱的手段,这些人不愿干活。试问,有谁愿为了一点点可怜有限的钱舍弃自尊、甚至下跪?如果他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生存方式,他们会如此卑躬屈膝吗?
如果我们辛苦劳作,努力学习、工作,就能缩小贫富差距,就能减少一些不平等的待遇?曾经我们是如此勤奋、努力学习,结果呢?一踏上工作岗位,一些人占据着优势的位置,获得了更好的待遇,一些人处在劣势的位置,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果和待遇。比如说,有的教师凭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调往所在地的重点学校,由于所在学校生源好,出成绩的机会当然多一些。而另外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留在了的薄弱学校,不管怎样努力工作都无法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虽然有的人会说:不要和其他学校比,也不要和其他人比,但是谁能真正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有谁能够真正达到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境界?毕竟人要生存,还要生活,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什么付出一样的努力,却获得不同的待遇?
谈到社会上的不平等的事情,很多人都是一把辛酸泪。有的人像骆驼祥子一样奋斗了一段时间后仍然一无所有,听天由命了;有的人继续不懈的努力着改变自己的处境;有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抓住了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奋斗了18年才能和城市人一样坐在咖啡厅里喝咖啡。人们需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努力才能缩小差距,减少不平等的待遇?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人由原始的状态发展到贫富分化的阶级社会?为什么仍然存在贫富差距、地位悬殊的状况?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一本《正义论》为我们探寻人类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了美好的蓝图,《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使我们似乎是了解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是由于人的自然状态:智质、体质、才能等的差别导致了人类不平等逐渐的加大并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使一些人甘愿接受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天命。
想一想卢梭,人们或许多少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终身在贫困线上挣扎。因为贫困他无法养活自己的五个孩子,无法照顾自己的妻子,最终将他们送往慈善机构。如此惨痛的生活状况和沉重的良心谴责没有将卢梭打倒,他仍然忘我的追寻着真理,追寻着完美的政府形式,追寻着良好的教育方式。即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是疾病的折磨,也不能使他停下追寻真理的脚步。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状况?卢梭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自强不息才是唯一改变我们处境的途径。即使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使自己的眼睛更加明亮,用我们明亮的眼睛重新来看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