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hjy.com/cdb/623.html
三个基本概念: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目前比较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界定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并非是相互割裂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言外之意,那些没有发生稳定和持久变化的过程就不属于学习,但是必须注意,这些过程同样是心理过程。原因很简单,他们同为人脑对现实的反应。)可见学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能动的反应过程,因此可以推知人类的学习是人类心理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子系统应当具备系统的所有的特征。因此人类的学习同样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可见对于学习而言,认知仅仅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认知的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
观点二:
但是如果我们转变视角,从认知过程出发可知,人类的心理过程必定要包括认知过程的。而且关于认知还存在一个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虽然人们都没提,但是潜台词中对猿人知道理解都包含着对认知效率提高的追求问题)。如果把元认知现象应用于学习,则成为我们所说的学习策略。
从这个角度看,学习策略是元认知在学习领域的特殊运用。
一般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一般包括: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的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即元认知策略知识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知识。
元认知监控一般包括:认知主体在力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监测、检验等。
元认知知识部分应该是存在于人的长时记忆中的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而元认知监控部分是在工作记忆中,即在具体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来计划、检查、检测以及检验等的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