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etprc.blogbus.com/logs/32538461.html
在新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联合国的、欧洲、美国的一些会场内桌椅的布局与我们中国是不同的,他们的会场布置成圆形,这种布置使得与会的人可以很方便的相互交流与发表意见,据说这样的布置是为了发扬民主,是为了刻意创造一个没有主次之分的氛围。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教室内桌椅的布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探讨已经有很多了,查看一下陈琦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里边在探讨如何创设学习环境的时候对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有几页专门的论述。
反思一下我们目前教室里边桌椅的布局,一般都是老师的讲桌在讲台上,下面的所以课桌都是面对着老师的讲桌有排有列的摆放的。这种摆放特别适合老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估计这种形式从有班级授课制以来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显然这种座位布局如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是不容易发挥作用的,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往往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经常要进行分组的学习。谈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具体表述我没有太多的印象了,大体意思是说一个中世纪的不同行业的人员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现在,这时候很多行业的人从他们从事行业的现代状态中已经很难发现他们那个时代的影子了,唯独中世纪的教师走进现代的课堂的时候还倍感亲切。故事就是调侃我们现代的教学模式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还没有太多的改变。这不仅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众所周知本世纪是世纪,现代是信息的时代,知识爆炸式的增长让我们不可能在学校里边学习到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而且这个比例随着知识增加素的加快还在不停的缩小,因此我们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了,也就是我们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也能进行自主的学习。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我们应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这里的自主并不是指绝对的自己自学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主导自己的学习的意思)。为了能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教学环境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教室里桌椅的摆放开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