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音】江西瑞金市九堡镇密溪古村

从瑞金市西行40公里至九堡镇官仓圩,再沿一条古驿道逶迤北去约5公里,便来到了深藏在凤凰山下一个群山环抱的客家古村落、清代著名理学家罗有高(字台山)的故乡——密溪村。

临近村口,只见两边山坡对峙,古树参天,脚下的山路隐没在拐弯处,迎面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五层古塔凝秀峰塔,矗立在左边山坡上。越过山口,视野豁然开朗,一片阡陌纵横、葱郁碧绿的山川田野和鳞次栉比的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哦,这就是“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密溪村!

密溪现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规模宏大的主要有罗氏大宗祠、罗应文公祠、应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泽公祠、密峰太公祠等十几处,一般占地面积都在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厅、私宅,则如星罗棋布,众星拱月般地散布在村内,多为砖木结构,也有一些祠厅全用木料构建,大部分屋顶都是两面坡下水的歇山顶或硬山顶式,许多隔间垛墙都上瓦端,突出檐外,昂首飞翘,颇有动感。据谱载,密溪晚清前还曾设圩市,每逢圩日之时人声鼎沸,商贾云集,后因战乱而废圩。但至今仍可以从遗存的两条相互贯通、绕屋而行的石板巷道和宽大的内围砖拱门及圩街遗迹,看出当年圩市的影子。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密溪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出了个举人,很有名气的理学家罗有高,他生于清雍正四年(1734年),乾隆三十年乡试中举。据《道光瑞金县志》和族谱记载,台山“幼为词赋,尝拟司马相如、杨雄之言。及壮,为古文辞,出入韩、欧间言”。他“乃潜心理学”,曾致力研究佛、儒二学,并“旁及兵符,技击皆精”,著有《尊闻居士集》四卷传世。其生前学识渊博,曾受到时任内阁学士的翁方纲、散文大家恽敬的大力推崇,翁曾作《关罗台山南旋》诗,恽曾撰《罗台山外传》一文,均辑入县志流传后世。台山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因病卒葬原籍后,密溪建有“台山园”和“台山学堂”以作纪念;民国时县城曾设台山路,其墓葬至今在密溪保存完好。可以说,台山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现,使罗氏族人引以为荣并倾力大兴文风。密溪历史上乡宦众多,文风昌盛,也正是自乾隆年始。此外,清代村里建有名为“南屏书舍”的书院。据谱载,自明清以来,当地一直兴办有“义学”、教坊和学堂等公益事业,为密溪造就了不少人才。同时,密溪人自古有经商的习惯,出外省经商者众多,聚财后很多人便归耕故里,广建屋宇。正是雄厚的经济实力,才使密溪在明清时建筑了一批规模宏伟的屋宇。据称,在“文革”之前密溪村历代旌表乡宦、名人的碑和坊达近百处之多,可惜大多被毁无存,今仅剩一二。

不过,最令人驻足忘返的是密溪古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如罗氏大宗祠,大门两侧一排清明碑刻,青石板台阶两端屹立着一对威武的大石狮,门槛边一对精雕细琢的荣鼓石,高大雄伟的木门廊上高悬金字匾额,祠堂内外的木立柱、顶棚、雀替、挑檐和斗拱上都巧妙地装饰有多种手法雕刻的图案,在木构件上有多处层层累叠伸挑。使人赞叹不绝的是门廊顶部天花板上镶嵌着一幅由近百幅龙凤、瑞兽和花卉图案的雕板,均以深浮雕、镂雕等精湛工艺手法雕就,形态栩栩如生,构图严谨,寓意深邃。祠堂内的柱梁斗拱之间保存有不少绘画,上厅天花板上又镶嵌着两对倒立的木雕描金狮子,宛若在活蹦乱跳。其他宗祠在装饰艺术上既独具风格,又有相似之处。

往事越千年,江山留胜迹。作为赣南客家重要一支的密溪村,不仅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信息,而且为研究赣南客家史以及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