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2010-04-12 10:41:59)
标签:

图文音

李坑

傩舞

武状元

徽派

小桥

杂谈

分类: 文化古镇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江西婺源李坑村是当地众多古老的村落中的一个,属婺源县秋口镇。山清水秀的李坑古村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庚戊年(公元1010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以李姓聚居为主,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自古人才辈出、文风鼎盛,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最为有名的当数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6年)的武状元李知诚。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李坑古村四面环山,明清古建遍布,保存完好,房屋属徽派建筑,基本都是明清时期外出经商、求学发达的商人或官员建成的,古建粉墙黛瓦,宅院沿苍漳依山而立,参差错落;村内街巷九曲十弯、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颇有特色。村内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卷,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因此成为是婺源灿烂明珠之一。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古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是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走过一座有屋檐的红栏木桥,就是古老的村庄。老人牵着水牛轻轻挥舞着手里鞭子,赶鸭人扬着竹竿神态自若,小桥边,石阶下,淘米的,洗衣的,袅袅的炊烟从白墙黑瓦中升起——“尚书第”、“司马第”、“驾睦堂”,一脚踏进去,说不准就是某个朝代某个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不论是官家府第还是普通民居,一进门必是或大或小方方正正的天井,映出一方永远敞开亘古不变的天空,只有从房子的大小、砖雕门楼、木雕窗栏以及各种彩绘的精致程度上才能辨出主人的身份。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傩舞是在李坑村十分盛行的一种舞蹈。它原来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李坑村中秋舞龙李坑村每年都要举行中秋舞龙的活动。中秋舞龙从村头开始,带头的是十几名汉子舞动纸扎龙灯,一位老人带着几个后生在后面敲打。每到一家,主人就会燃放鞭炮,有的还有烟花放,据说你的炮能放多久,在你的家门口就会舞多久。整个舞龙过程要走遍全村,一般会持续到凌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在村内有两棵古树,一是桂花树,由于年代久远,树形庞大,直径粗达0.91米,高11米,冠幅半径达7米,每逢秋季桂花开放之时,便香飘十里之说;另一棵是紫薇树,长在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后院内,据说树龄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虽然老树看似衰老不堪,树干、树枝几乎枯萎,但每年花开之时,花期仍达九十余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李坑窄窄的石板路上,看到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说笑闲聊,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尽显,你会被一种自然不自然升腾起的闲情逸致而感动。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图文音】婺源李坑古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