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2010-03-13 07:13:30)
标签:

图文音

泰顺古镇

木拱桥

廊桥遗梦

三条桥

王光奕

文化

分类: 文化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境内山高路远,光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因此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了躲避祸乱,陆续迁居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山区田园文化,而泰顺的廊桥则是洞察泰顺文化的一个窗口。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据《泰顺县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计958座,有“中国桥梁博物馆”之称,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在泰顺众多的廊桥中,木拱桥以其梁木穿插的特殊而巧妙的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结构,使较短的梁木构件,以剪刀叉穿插挤压的形式,横跨较宽的水面,十分稳固。犹如长虹横跨两岸,壮丽可观。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采用的就是这种木拱桥形式。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在历史上,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因此泰顺先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并且在那些横在水面上的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可以起到让行人遮风挡雨的作用。泰顺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座廊桥。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泗溪姐妹桥
  泗溪姐妹桥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桥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远处一抹远山衬托着泗溪姐妹桥更加秀美、轻灵。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视之为全国桥梁典型之一。泗溪镇的姐妹桥的其中一座叫溪东桥。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溪东桥是叠梁式木拱廊桥,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桥由二层拱骨相贯而成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中间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斗角绕云,青龙翘须,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溪东桥距北涧桥约一里,因横跨东溪而得名。桥的另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一为狮子峰,一为将军峰。据当地人讲,此桥及周围环境正处于“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在这远山的衬托下,溪东桥更显秀美、轻灵。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另一座叫北涧桥,建于清康熙十三年,桥面呈曲拱状,上建桥屋17间,正中三间突起成二重叠檐,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之状;桥头两侧各建有厢房数间。北涧桥外形与东溪桥类似,但北涧桥是一个建筑群,桥头有几间民居古宅和它相连,尤其是这棵千年古樟,秋天的时候叶子呈红色,与廊桥遥相呼应,美不胜收。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在桥头的民居里,我们看到了这个廊桥文化展览厅,主人是一位74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名叫周万巩,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廊桥的历史和文化,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收集资料、模型,在这个20多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办起了展览厅,并且免费向游客介绍。
  这两座桥是泰顺虹桥最美丽的代表,据说是由师徒两人分别建造。泰顺的木拱桥,普遍建有桥屋走廊,由此得名“廊桥”。它不仅可以增加桥自身重量,减少狂风洪水对桥身的破坏,也可以避免雨水对木结构的侵蚀,还可以让行人歇脚,村民无事也可以在桥头休憩,谈天说地,实在是一举多得。
  泰顺山区的复杂地貌,使得这里因地制宜而营造廊桥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别具天然风韵。廊桥古朴不乏刚健,简洁隐显灵气,虽藏于深山丛岭,又不失张扬气势。看过这样的桥,能让人一辈子心满意足。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三条桥
  “常忆青,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古朴的三条桥的木栏板上,一阙《点绛唇》让你找到了远赴泰顺的理由。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仙居桥
  位于仙稔乡仙居村,创建于明景泰四年,因罹水患,历经四次重建。该桥有桥屋十八间,80柱单檐,为跨径最大及现桥历史最长的木拱桥。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文兴桥

    位于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系叠梁木拱廊桥,全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距水面高11.5米,该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1990村民集资重修。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廊桥在文人的笔下,是一个乃至无数个爱情故事的场景色,就像那个不知被多少人咀嚼又咀嚼的《廊桥遗梦》,然而现实中的廊桥演绎的则是另一类故事。”没有人会说这“另一类”故事会比风靡一时的《廊桥遗梦》显得单调和逊色。你会觉得它更具人寰况味,更醇和。
    文兴桥的建造由当地王姓人主持,首事叫王光奕,相传当时为了建桥,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桥建成后,王光奕已身无分文,只好乞讨糊口。据其后裔王贻腾(现年71岁)说,当时王光奕迫于生计而乞讨维生,筱村王家山同宗族人得知后,凑起三担米粮送给他,但王光奕还没吃完一斗米就过世了。
  王光奕共有八个儿子,为了建桥,家中已经无田可种。兄弟八人只好到景宁谋生,在山头上开些田园种蕃薯养家糊口。王氏家族此后也是一蹶不振,兄弟八人都无力娶亲。最后,其中一个上门给人做了“路头亲”(男上女家)。生了两个儿子后,其中一个随父姓王,以延续王家的香火。
    文兴桥一直有人相伴守护。一位老人相守一生,八十多岁离世,老人走后,又来了一个守桥人,依然住在桥头的一间小屋子里,他叫蓝振城,一个34岁的青壮年。苒苒光阴,一晃就是18年。岁月不饶人,蓝振城已是一个52岁的老人,风雨中的文兴桥竣美依旧。守桥的日子是孤寂的,问蓝振城守桥到什么时候,他说,只要桥在,就一直守着。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仕水碇步,又名仕水碇踄,意思是用石头砌的,可以在水上步行。它座落在泰顺县仕阳镇内,始建于1819年,于18203月建成,全长223步(除去中间的石板),分上下两级,上级用白色花岗岩,下面用大理石,长133米。因仕水碇步之典型性,《中国桥梁史话》将其称为原始桥梁雏型。1989年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图文音】寻一段廊桥遗梦--泰顺古镇

 婺剧 双阳公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