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雨行者--陈晓平
风雨行者--陈晓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83
  • 关注人气:53,4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2010-03-12 11:01:02)
标签:

图文音

宁波朱金木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金

文化

分类: 传统艺术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大约有1000余年历史。汉唐以来,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公元759年,唐代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建造了招提寺,就采用了很多朱金木雕装饰,其中的讲经殿、舍利殿等朱金镂雕风格与现存国内的宁波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十分接近。据说是因为鉴真和尚在东渡之前曾在宁波阿育王寺居留考察了相当长时间,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风格受到鉴真的欣赏并带至日本。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朱金木雕的人物题材多取自戏曲京剧人物的服饰、姿态、称之谓“京班体”。据传宁波曾出现过众多的朱金木雕的高手,其中有一位徐莜照师傅,大可雕超过1丈,小可造1寸的人物。可见其木雕手艺极为娴熟。朱金木雕的“京班体”构图格局,均采用立视体,将近景、中景和远景处理在同一画面平面上,前景不档后景,充实饱满,井然有序。与传统中国画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概念相反,人马大于房屋建筑。石头长树代表山,长草代表石,有鸟有云即为天空,有景为陆地,有船为江河,颇有装饰性。诸如“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这些程式化的民间表现手法,使宁波的传统朱金木雕妙趣无穷。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三分雕刻,七分漆匠”这句话,是朱金木雕艺人的经验总结。朱金木雕的特色主要在于漆而不在雕。依靠贴金箔和漆朱红来进行装饰。因此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正是这种工艺使朱金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效果。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朱金木雕从明清以来普遍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如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特别是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轿。宁波人有句俗语:“一世做人,半事在床”,所以对木床的雕饰特别讲究。现今,有富人家流传下来的“千工床”,做工极为奢华,费工浩大,床内床外犹如一座亭台楼阁,而且梳妆台、马桶箱、点心盒、文具箱等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床内四周有雕刻绘画、床外层层楼阁贴金朱漆极其富丽。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除“千工床”、“百工轿”等较典型的朱金木雕家具外,还有用以迎神、赛会、灯会的雕花朱金木船、鼓亭、台阁等也都称得上绝妙的民间工艺精品。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清末“千工床”、“万工轿”等为代表的木雕工艺精品,集木雕、彩漆、镶嵌和贴金等传统工艺于一体,风格独特,极具浙东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朱金木雕的起源、流派与特色的实证比较分析,探讨宁波朱金木雕的工艺手法及其在传统工艺、民俗文化上的独特内涵。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属浙派木雕的重要分支,在浙东民间文化与地域环境交互作用的土壤中,以其原真性、地域性、世俗性折射出独特的民间艺术之光。宁波朱金木雕和浙江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龙泉青瓷、越窑青瓷、龙泉宝剑等一起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初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01个推荐名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宁波的朱金木雕随着民间习俗的改变,已随岁月远去。现今,民间依然保留这和工艺手法,主要是仿古家具,但毕竟维系着这一民间工艺的承传。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图文音】富丽堂皇的宁波朱金木雕


甬剧 范素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