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2010-02-27 10:48:35)
标签:

图文音

斯宅古镇

千柱屋

学塾

砖雕

新屋

文化

分类: 文化古镇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浙江诸暨市是西施的故乡,曾为越国古都,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222年)就设县,1989年撤县建市。这里地灵人杰,绝代佳人西施、郑旦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历代传扬。这里山河秀美,拥有神州独有的五级飞瀑--五泄。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由于斯宅民居建筑群潜藏于会稽山脉西麓,地处诸暨、东阳、嵊县三市(县)接壤处,加上没有被人们引起重视,就成为她的第一特点:鲜为人知。其二,由于这里民风淳朴和斯氏后代对祖居的珍惜,这些民居得以如此完好保存。曾有文物贩子出几十万要买一块石雕,他们也不动心。第三,斯宅的民居不同于常见的一家一户一个园子,而是一宅多园外围高墙,其中门前畈台门竟占地12500平方余米,几十户农家和睦聚居于内。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这里的民居最典型的要算千柱层了。“千柱屋”位于斯宅乡螽斯坂村东首,距诸暨城关镇30公里。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地巨富斯元儒私宅。占地6900多平方米,有屋118间,弄32条,内含10个天井。10个四合院分别冠以“双槐堂”、“双桂堂”等名称,各自成章,院落之间又有廊檐相连,四通八达,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巨宅共有柱子近千根,故名为“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是屋?是村?
  我们很容易被千柱屋的表象所迷惑,特别是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这座隐藏于绍兴市会稽山脉西麓斯宅乡的江南巨宅,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村落。但它的确只是一间屋子,只不过它的庞大已经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思维.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这是一幢拥有7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根廊柱的大屋子。在密密麻麻的廊柱中,在雕花木窗斑驳的光影里,这幢巨大的老屋丝毫不显颓态。只有瓦当上的青苔和乌黑的烽火墙记录着时间的痕迹。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千根柱子成“千柱屋”.这是一幢拥有7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有32条弄堂、10个天井、36个小天井、8个四合院、118间房间、1200多根廊柱的大屋子,登上千柱屋对面的山头望去,只见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和纵横交错的屋脊,蔚为壮观。实在难以想象,这外表上分明是村庄的建筑竟然只是一间特大的民居。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巨宅造作讲究,工艺精湛。大门五扇,正中大门上方青石浮雕大篆“于斯为盛”为米元章手迹。其余四门均饰以砖雕,雕工精细,层次分明,内容多为历史故事。环宅数十窗户,窗棂均用青石透雕,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宅内门、窗、柱、梁、牛腿等雕饰十分华丽,都出自民间,建筑工匠之手,使千柱屋成为民间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千柱屋里的老人们颇有些自豪地介绍,以前千柱屋里有户人家,家里养的牛从来不出大门,天天就在这千柱屋里头转悠,轮流吃吃10个天井里长的青草,竟然也养得膘肥背圆。千柱屋里虽然各家相对独立,却廊檐相接相合,互不隔离,的确像一座微缩的城池,走遍千柱屋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晴不见日,雨不湿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千柱屋又叫“斯盛居”,始建于清嘉庆初年(1798年前后)。那时候,远在安徽绩溪的徽商王胡雪岩还没有出生。屋子的主人斯元儒(1753年—1832年,字翼圣,太学生,议叙登仕郎),是个类似于“太平绅士”的富商,他拥有山林万顷,由于身家殷实,后来又置田产无数,产业近至县城中湖田,远至东阳、嵊县山地。斯元儒虽富甲一方却乐善好施。他在嘉庆年间捐银万千以赈济灾民,道光年间又以2000两白银倡议建造供家乡举子赶考的考场,善举颇多。以至连道光皇帝都钦赐匾额嘉许,称赞其“活十万户饥民不让义田种德,庇廿四乡学士允称广厦树功”。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斯宅古建筑里砖雕、石雕、木雕到处可见,而且工艺高超,艺术价值很高,这千柱屋正厅照墙上有砖雕《百马图》,用宽30公分、长34公分共21块青砖浮雕拼幅而成,总长7.20米,可是您一数只有67匹马,这些马坐卧行奔、或安闲或长嘶、或嬉戏或翻滚,千姿百态,无一雷同;连上面的牧马人也是刷马的刷马,歇着的歇着,吸烟的吸烟,睡觉的睡觉,神态各异。背景衬以飞禽走兽,林木山水,蔚为大观。为何这艺术珍品《百马图》不足百马?是艺人寿终正寝,还是特地将真功夫“藏而不露”,至今还是个谜。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在千柱屋隔溪斜对面,是“上新屋”,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所建。且后于千柱屋,就以“新屋”称之。通面宽67.80米,纵进深49.70米,占地也有3300余平方米,这屋里的石雕与木雕非常精美,门、窗、梁、壁,多有恰到好处的雕品,连马头墙边也按上砖雕,鱼池边的石栏上也满是雕刻。上新屋设有砖雕门楼3座,正门额镌“於斯为盛”四字,四周饰雕花卉人物,图案精美。“於斯为盛”是宋代书法家米元章所书之字,“惟楚有材,於斯为盛”见于湖南岳麓书院题匾,不过斯宅人用来作为斯宅的题匾,除原意外,更巧妙的是将斯姓镶嵌了进去。边上是下新屋,通面宽60米进深51米,约有3000平方米,建筑一样用透雕、浮雕工艺,其突出的是木雕。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像这样在二三千平方米的宅子还有十余处,小的也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可是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斯宅村口的华国公别墅,这一民宅建筑群,实为后人追念斯继荣而设的家庙学塾混合院落。斯继荣酷好读书,愿为国培育人才,一直想建家塾。让子弟肄业其中,然年高不能完成夙愿。他的儿子斯志浦、孙子斯源清为他建造了这所学塾,并叫“别墅”,好像他还在人间。这种集家庙与学塾于一体的古建筑,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因建于象山之麓后改名“象山民塾”。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如今在中厅山墙壁上,还保留有清光绪年间,曾就读华国公别墅弟子的捷报10余件。有学报即某某考取什么学校,有官报,某某考中什么。如东墙壁上的一张官报是斯名康中举人。整个建筑建于清道光庚子年,有三开间,三进,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门厅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名泮池。历来池塘或圆或方,半月形不但少见,而且不经恩准是不能建的。宅内有几块大型石雕花窗嵌于墙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曾有文物贩子,出价数十万元一块,被斯宅人拒绝。厢房天井内有一惜字亭,当时凡写过字的纸,要在这惜字亭烧毁,不可将写过字的纸到处乱丢,可见尊重知识,尊重为知识付出的努力。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图文音】斯宅古镇--千柱屋


袁雪芬 西厢记 琴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