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音】七星八斗--芙蓉村


标签:
图文音芙蓉古村宗祠寨墙楠溪江村落陈氏文化 |
分类: 文化古镇 |
【图文音】七星八斗--芙蓉村
环村是一圈用大块蛮石砌筑的寨墙,墙上开铳眼,四面寨墙又分设七个造型各异的寨门。东门为正门,是一座三开间、歇商式两层楼阁建筑,上层是敞轩,雕梁画栋,设有美人靠,下层明间设有台基,便于车马出入。整座门楼建筑高8米,宽2米,建筑结构端庄秀丽、飞檐翘角,曲线柔美。古时候,此门既可登楼眺望敌情,具有高度的防御功能,又是观景赏美的处所。进门左边是乐台,右边是陈氏大宗祠,形制完备。每逢节庆大事,有乐队吹吹打打,迎接贵宾进村。
芙蓉村是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规划设计的,意为天上星星与地上人才相对应。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围以卵石砌成的寨墙,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七星”翼轸分列,“八斗”呈八卦状分布,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所谓“星”,为道路交汇处之稍高的路基台面,七星为村里七条主要道路交汇的台面。所谓“斗”,为村里的水脉汇聚之处方形水池。此规划布局既隐喻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又突出“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作战时指挥台,其斗贮水,以利战时以水克火,可防火攻。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沟通各“斗”形成流动水系,清流涓涓,迂回于宅边、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涤、防火,又可调整小气候,丰富景观,使村落的环境充满安居乐业的气氛。
如意街上芙蓉池
一条宽宽的主街,从东门笔直向西,正对芙蓉峰,有个雅的名字叫如意街。如意街中段的南面,有一长方形的水池,叫芙蓉池,每到晴天的傍晚,芙蓉峰的倒影就会出现在水池中央,宛如一朵粉红色的芙蓉花,分外美丽。令人叫绝的是芙蓉池中的芙蓉亭,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峰和亭的影子在芙蓉池里重叠。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两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芙蓉池边,汲水浣纱的妇女,像芙蓉花一样美丽。芙蓉亭里老人们默默相视,沉浸在几十年的友谊里。他们交谈些传说轶闻、农事年景。
如意街铺着卵石,被几百年先人们的足迹磨得圆润,细雨轻洇,闪出柔和的光泽。姑娘们担水走过,履声在小巷里回响,清脆,却静悄悄。那长着青苔的石缝间隙,以及在小路上悠然蹒跚的小动物和不知畏惧放肆玩耍的小童,因为这里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来打扰他们怡然的生活。
和谐民居
芙蓉村古老的村落使我们感到非常新鲜,芙蓉村民居建筑形制多样,形式变化自由,多为五、七开间,大多数全用素木蛮石,粗犷干砌的石墙勘脚,略略点缀几块粉墙乌瓦,出檐深远,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和其他地方深宅窄巷不同,这里大多数房子是外向的、开敞的、四面开门开窗。房前屋后竹树浓绿,每栋房子保持了它独立的形体,独立的品格,整个村子也因此比较疏朗。参差错落的屋顶,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亲切的比例尺度,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兼以家家石砌矮墙,户户绿树成阴,使整个村落构成一种和谐的美,透着一份山野村居的娴静与安详。几片粉壁,勾勒出原木,随弯就曲,像一幅版画小品;衬托出蛮石,刚强浑厚,像武士的雕像。屋顶微微翘曲,轻盈舒展,楠溪江的山水竟会陶冶出芙蓉人这么朴实又这么精致。
整个村子的水系、街巷,有条有理,多层级的各种公共建筑物和活动中心分布在各处。渠边塘沿的大石条上,妇女们在洗涤;村头路口的小凉亭里,老人们在休闲聊天,怡享天年。此地与城市的喧嚣相比,乃天壤之别。人入其中,宁静安闲,古式村落,别样风采。生活的画卷展开在公众的眼前。从街上还能见到村民用石臼打年糕,用木架晒面条,村落的建筑环境让我们这些陌生人都觉得亲切祥和。
陈氏大宗祠
楠溪江流域大都是血缘村落,即每村一姓氏,芙蓉村也不例外,是单一陈姓的古村落。村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就是宗祠,是人们祭祀祖宗,议论宗族事务和教育后代的地方。宗祠里除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神主外,还藏有对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圣旨、祭器、
祖先像、 族谱等通常也收藏于此。
芙蓉村有大小宗祠共 18
座,其中规模最大、最为气派的宗祠就是陈氏大宗祠。它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陈氏大宗祠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
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主体建筑为七开间,设前后道坦,梁架结构为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屋面成悬山顶,造型古朴简洁。两进建筑,正厅左右为宽敞的廊间,与享堂正对着的是宗祠中最为精美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
另外,村内古建筑也颇多,有司马宅、将军府、陈虞之纪念馆、追元书院、陈氏大宗祠等。村西北角有一大宅邸,号称“司马宅”,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当地富户陈士鸾所建,占地10亩,建筑气势宏伟。3座四合院并肩组合而成,有15个中堂、6个天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兼有花园、池塘、水井,现在仍住着陈氏家族36户人家。整座建筑匠心别具,技艺精湛,镂空雕花,格窗工艺精致,檐廊上的南瓜垂柱使整座建筑空脱飘逸,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旅游贴士:
游芙蓉村的方式
交通:从温州火车站乘开往岩头镇的中巴,1小时到,5元/人。
门票:15元。晚上5点后入村不用买门票。
住宿:住农家客栈有床有干净被子的10元/人,条件简陋的5元/人。
饮食:农家菜风味地道,腌腊肉、笋干、霉干菜烧肉、时令新鲜蔬菜、南瓜炒粉干、山粉饺,田鱼、溪鱼干、牛蛙等菜为代表作。早餐用永嘉特产炒素面或煮汤粉,午晚杀只走地鸡用黄酒炒后加香菇炖,蒸一条由鸬鹚叼上来的肉细极甜极的香鱼,炒几盘后园现摘的嫩丝瓜南瓜豆角。早饭5元/人,午餐或晚餐10元/人。炒素面是楠溪江一带的特产,口感清爽,视觉效果也不错:白白的素面+碧绿的菜叶+黄黄的鸡蛋。建议品一品当地的土酒(白酒),入口香醇,色泽清亮,度数较高,但入口不涩,较柔和,味道好。楠溪江特产香鱼,因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香味而得名。无论红烧、清炖、生炒皆香气扑鼻,诱人垂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