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2010-01-25 10:53:07)
标签:

图文音

江南水

风物

九曲回廊

古镇

杂谈

分类: 闲笔杂谈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在江南,江湖密布,河流纵横,有着丝绸一般质地的水,温婉顺滑,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 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的滋润,使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渲染成一幅素雅馨香的水墨画,使人宁静,更让人的心灵醉在了这片梦里水乡。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在江南,山是微蓝的,树是嫩绿的,连空气中也充满着灵气,吸上一口,似乎就能纯化人的魂灵。江南的湖面上,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晶莹剔透,清晰可见,水下则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在幽雅的情景之中,沿岸而建的民居,就显得尤其的别致和精巧。水阁枕河而筑,倒影其中,似幻还真;亭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致;九曲回廊,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水雾中,依稀传唱出柔美的江南小调。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行走在江南的古镇,耳旁就能闻几声吴侬软言,如早莺低啭,循声而至,只见简单又精巧的木制窗棂,一抹纤细的身影闪过,唯余流水潺潺……即使不是春日,仍有那细细长长、弯弯曲曲的小巷透露出江南独有的细腻、雅致。放眼远望,画桥如虹,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述说着这湖上船舫里的悲欢离合。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地也。”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江南的水,轻轻盈盈,变幻无穷,把江南人蕴育得婉约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杜牧对江南人无限的赞美,在那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尽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在静谧灵动之水的哺育下,即使粗犷、急躁之人,也能被修饰得温柔、体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江南小伙不似北方汉子那样可以像松、像塔、像大山,但他们却更像冬日里暖洋洋的太阳,让人感到舒适与温暖。而江南的女孩更是清新脱俗,水一样的柔美,让人领悟到了曹雪芹为什么要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了。女孩们那挂在脸上的淡淡微笑,纯静如水,不张扬不造作,望着那笑容,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缠缠的柔情蜜意,就连她们所要表现的悲伤也是淡淡的,那微微皱着的眉尖,不禁让人想起戴望舒笔下的那个像丁香般结着幽怨的姑娘,惹人心怜。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水柔,水亦坚韧。苏东坡曾经泛舟大江赤壁,目击滚滚大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骇人的浪涛搏击礁岩,江浪簇拥如雪。这坚韧与顽强的水性,也涵养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人的英豪之气。穿行于江南大地的崇山峻岭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腾升。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独特的剑气。古代铸剑先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淬火,经过火与水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成为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烈的诗篇。“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的诗词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还有,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侠骨柔情,高风亮节,清末的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水波荡漾的江南,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处处弥漫着灵秀的气息。江南的风物,幽雅婉约,精致清丽;江南的情,柔肠百转,脉脉含羞;江南的人,刚柔相济,才如泉涌。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图文音】最美不过江南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