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2010-01-07 10:45:00)
标签:

图文音

常州

留青竹刻

臂搁

传统艺术

文化

分类: 传统艺术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是常州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并早已取得卓越的成就。国家出版的史料专著上称:“清末,江苏常州的留青竹刻独占鳌头”。近现代常州留青竹刻更是人才辈出.涌现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群体。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我国的留青竹刻始于唐代,明代中叶竹刻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一批有名的竹刻家朱松龄、朱小松、李文甫、濮仲谦等,到明代后期,竹刻艺术家张希黄发展了前人的刻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图案形式,达到笔墨神韵和雕刻趣味兼备的境界。20世纪中期,很多留青艺术家聚居常州,他们在继承明、清名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代表了当代留青竹刻艺术最高水准,“天下留青看常州,徐张白范四名家”。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是竹刻之一种,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因留青,是留其表皮一层,所以又名“皮雕”。竹材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底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竹刻留青之法,至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李葆恂《旧学庵笔记》载张希黄竹刻山水臂搁事,“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道出希黄运用竹筠之妙。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阳文雕刻,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留青,即是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案,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这种技法始于唐代,当时虽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阶段,所刻纹饰还比较浑朴简单,但这种技法的出现,显示出了竹刻艺术的提高与进步。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艺日趋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较罕见。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在唐代开始流行时,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将图文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刮掉;所刻的纹饰,也只是进行阳文或阴文雕刻,只有花纹的变化,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明末竹刻家张希黄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利用竹筠、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图纹,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做底,首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这一时期,许多竹刻名家都兼精书画,他们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充实竹刻艺术,无论题材、技法,都与书画艺术紧密结合。而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的雕刻绘制法,与绘画的笔墨神韵更加贴近。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它对材料要求很高,最好是取三至五年的腊月毛竹进行刀刻。新选来的毛竹必需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才可以书画动刀,以防虫蛀,便于珍藏。它的特点是在竹子表面极薄的一层青筠上进行镌刻的传统艺术,竹刻艺人在这层竹筠上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艺,使作品现出层次明暗浓淡,翻转掩映,显示较强的立体感,又因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年深月久,竹皮竹肌的色泽反差很大,竹肌颜色渐呈紫红色,犹如初熟樱桃,抛光之琥珀,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用它刻的山水,收壮美天涯于咫尺竹面,意境深远;刻书法,铁划银钩,刀刀见功;刻出原作笔墨的干湿浓淡,以至飞白牵丝等生动的墨趣和韵味;刻花鸟翎毛似能感其乐闻其声,能给人以文静、淡雅、清秀、高雅古朴的艺术享受。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是书画艺术的再创造,而且竹品历年越久,竹皮、竹肌的色差越大,层次越丰富,视觉趣味当然越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珍藏价值。留青竹刻的形式大都是工艺台屏、工艺挂屏、各种形状的工艺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案头小品。已为众多的国内外玩家、收藏家所珍藏、雅玩。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图文音】常州留青竹刻


古筝 平湖秋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