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标签:
图文音同里三桥富土古桥古镇文化 |
分类: 文化古镇 |
同里镇位于苏州东南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古名富土,唐初称铜里,宋建镇,改为同里。全镇水面占五分之一以上,为典型的江南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南星,叶泽,庞山五湖之间,吴江,松江,东江交汇,镇内河港交叉,水天相连,水村隐现。
同里是个文化古镇,出过很多名人。其中不少衣锦还乡后修建了各种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退思园,全园以水为主,贴水而筑,独具一格。镇中至今还保存着不少明清建筑,如崇本堂,遗老堂等。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特色介绍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
最佳旅游时间:
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气候宜人,无寒冬酷暑,四季景色各领风骚。因此,到同里不必介意时节,但最好不要周末或节假日去,因为在滚滚人潮之中,很难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
友情提示:
太平、吉利、长庆,俗称"三桥",是同里的桥中之宝,既小巧玲珑又古朴典雅,旧时每逢婚娶时要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此风俗被历代继承了下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走三桥也作为一种游玩活动而向广大游客开放。而坐着游船饱览古镇的水乡景观,更别有一番情趣。
交通指引: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滨,大运河畔,距苏州18公里,吴江6公里,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开通上海、苏州等直达同里的班车。镇内河道纵横,桥多船多,现代交通工具更是便利。已开通的旅游观光电瓶车,更将会带给你一种时空交错的梦境感觉。
住宿指南:
同里住宿有名的是世德堂宾馆、三元大酒店、同里湖度假村。还有民风浓郁、价格实惠的临河小旅店,水从窗前过,头枕河而眠,呀呀橹声伴您入睡,让你做一回同里人。
特色美食:
同里气候温和湿润、河汊密布,盛产河鲜及各种水生作物。餐饮文化带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有名的是状元蹄、糕里虾仁、三丝春卷、香油鳝糊和用白鱼、鲈鱼、桂鱼、甲鱼等河鲜烹制的水乡名菜。水生植物类的茭白、芹菜、莼菜、菱、藕、茨姑等,都是别具地方特色。小吃方面有袜底酥、百果蜜糕、茨宝糕、青团、闵饼、鸡米头、大肉馒头、酒酿饼、麦芽塌饼、小熏鱼等,游客可以到百年老店益隆酱园、谷香村、南园茶楼品尝。
购物指引:
水乡同里水产丰富,水产品、土特产是购物的主要构成。
同里盛产莲藕,同里莲藕洁白清甜,为各水乡之冠。去同里必买的是同里酒酿饼和鸡头米。酒酿饼由江南特产“糟”、酒酿参与饼中,经发酵后贴烤,一面晶莹剔透,色如牛奶,一面淡黄焦脆,咬一口喷香、酸甜、嫩脆;鸡米头为茨实俗名,人称“水中人参”,可入药,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 忆江南水乡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