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2009-12-17 10:35:57)
标签:

图文音

同里

三桥

富土

古桥

古镇

文化

分类: 文化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镇位于苏州东南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古名富土,唐初称铜里,宋建镇,改为同里。全镇水面占五分之一以上,为典型的江南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南星,叶泽,庞山五湖之间,吴江,松江,东江交汇,镇内河港交叉,水天相连,水村隐现。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对很多人来说仍很陌生,但在江南一带,她已是颗灿烂耀目的水乡明珠、旅游新热点。 如果你一起向往周庄那东方威尼斯的韵味,那就更加不能错过同里。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镇位于太湖边、运河旁,四周为五湖环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积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里,绝对是块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 历史上,同里镇真的称为“富土”。但“富土”之名,过于招摇,故把“富”字不出头,去掉一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来。 现在的同里,在“保护古镇,开发旅游”的规划下,先后完成了“一园”、“二堂”、“三桥”和同里湖旅游度假村的项目。目前正积极恢复耕乐堂、计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园茶楼、珍珠塔等景点,务求以最佳旅游风貌,重现千年古镇的风姿。 归纳各景点特色,同里主要有三多:桥多,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我们不妨逐一寻访……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概况

  同里是个文化古镇,出过很多名人。其中不少衣锦还乡后修建了各种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退思园,全园以水为主,贴水而筑,独具一格。镇中至今还保存着不少明清建筑,如崇本堂,遗老堂等。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特色介绍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埠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目前,同里镇退思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镇同里也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古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全国各大报纸以及美国、香港等地的报纸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同里,影视摄制组也频频取景同里,所得这一天然的摄影棚蜚声海内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在此设立了“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发展中的同里,以传统的水稻种植、水产品养殖,使其成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最佳旅游时间:

  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气候宜人,无寒冬酷暑,四季景色各领风骚。因此,到同里不必介意时节,但最好不要周末或节假日去,因为在滚滚人潮之中,很难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友情提示:

  太平、吉利、长庆,俗称"三桥",是同里的桥中之宝,既小巧玲珑又古朴典雅,旧时每逢婚娶时要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此风俗被历代继承了下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走三桥也作为一种游玩活动而向广大游客开放。而坐着游船饱览古镇的水乡景观,更别有一番情趣。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交通指引: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滨,大运河畔,距苏州18公里,吴江6公里,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开通上海、苏州等直达同里的班车。镇内河道纵横,桥多船多,现代交通工具更是便利。已开通的旅游观光电瓶车,更将会带给你一种时空交错的梦境感觉。

住宿指南:

  同里住宿有名的是世德堂宾馆、三元大酒店、同里湖度假村。还有民风浓郁、价格实惠的临河小旅店,水从窗前过,头枕河而眠,呀呀橹声伴您入睡,让你做一回同里人。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特色美食:

  同里气候温和湿润、河汊密布,盛产河鲜及各种水生作物。餐饮文化带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有名的是状元蹄、糕里虾仁、三丝春卷、香油鳝糊和用白鱼、鲈鱼、桂鱼、甲鱼等河鲜烹制的水乡名菜。水生植物类的茭白、芹菜、莼菜、菱、藕、茨姑等,都是别具地方特色。小吃方面有袜底酥、百果蜜糕、茨宝糕、青团、闵饼、鸡米头、大肉馒头、酒酿饼、麦芽塌饼、小熏鱼等,游客可以到百年老店益隆酱园、谷香村、南园茶楼品尝。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购物指引:

  水乡同里水产丰富,水产品、土特产是购物的主要构成。

  同里盛产莲藕,同里莲藕洁白清甜,为各水乡之冠。去同里必买的是同里酒酿饼和鸡头米。酒酿饼由江南特产“糟”、酒酿参与饼中,经发酵后贴烤,一面晶莹剔透,色如牛奶,一面淡黄焦脆,咬一口喷香、酸甜、嫩脆;鸡米头为茨实俗名,人称“水中人参”,可入药,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图文音】苏州同里古镇

 

忆江南水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