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Mn5的焊接性分析
1.1
37Mn5为常用的石油套管材料,标准参照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5A,钢级J55。通过计算37Mn5的碳当量来分析其焊接性。37Mn5的化学成分见附表。
选用国际焊接学会碳当量公式计算:
CE=C+Mn/6+(Cr+Mo+V)/5+(Ni+Cu)/15
CE=0.69>0.4
经计算碳当量超过0.4,材料焊接性较差。若要焊接,需要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措施才能得到合格的焊接质量。
1.2
根据37Mn5合金元素含量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焊接性:
37Mn5为石油套管材料,常用钢级J55。本身碳含量较高,0.34%~0.39%,使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向右移动,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高;加入合金元素Cr,Mn,Ni,Cu等合金元素,使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更加增强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并且使Ms点(马氏体形成开始点)升高;这些影响都使37Mn5的淬硬倾向增大,焊接时较容易出现裂纹。
37Mn5冷裂倾向大,主要类型是淬硬脆化裂纹。因为其本身强度高,焊接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值高及快冷,极易生成马氏体。焊接时宁可选用大的线能量,不应过分减小焊速,应适当增大焊接电流。为降低冷却速度,延长焊接接头从800~500℃的冷却时间,改善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使热影响区最高硬度降低,需焊前预热,焊后回火。
37Mn5热裂倾向不大,因其导热系数不是很高,不易生成低熔共晶体;再热裂纹倾向也不大,因其不含强碳化物。37Mn5抗拉强度≥517
MPa,屈服强度379~522MPa,选用与其强度匹配的焊丝ER55-G,该焊丝焊接工艺性能优良,Ni含量较高,有很强的抗冷裂性能,熔敷金属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由于焊接37Mn5时,需要较大的热输入量, 母材及焊材强度值都较大,焊接时内应力极大,
焊接时需要边焊边锤击焊缝,焊后进行热处理消除内应力,避免因为应力过大导致焊后开裂。焊后热处理同时能改善焊接组织性能。
2 37Mn5的焊接工艺试验
根据上述37Mn5的焊接性分析,制定如下两种工艺方案:
(1)焊接方法的选择:80%Ar+20%CO2气保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丝选用ER55-G,直径Φ3.2mm。焊接参数:电流250~320A,电压26
~30V;焊接速度35~50cm/min;预热温度为100℃,
保证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但也不允许高于预热温度30℃。焊后处理:空冷,不进行任何热处理。
(2)焊接方法的选择:80%Ar+20%CO2气保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丝选用ER55-G,直径Φ3.2mm。焊接参数:电流250~320A,电压26
~30V;焊接速度35~50cm/min;预热温度为100℃,
保证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但也不允许高于预热温度30℃。焊后处理:回火处理,温度600±20℃,保温时间为4h;升温速率50℃/h,
降温速率50℃/h。
用上述两种焊接工艺焊接的试块,试验结果如下:
第(1)种方案得出的结果:拉伸试验,断母材,合格;热影响区3个试样的冲击值26,47,23,不合格;侧弯四个试样分别有3.75mm
的裂纹,4mm裂纹,1.38mm裂纹,0.89mm裂纹, 不合格;试验证明此种工艺方案不合理。
第(2)种方案得出的结果:拉伸试验,断母材,合格;热影响区3个试样的冲击值51,40,40,合格;侧弯四个试样全部完好,合格;试验证明此种工艺方案合理。焊后热处理能改善焊接组织性能,是37Mn5焊接能否得到满足技术要求的焊接接头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结束语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材料通常为37Mn5,标准API5A,钢级J55,长度随油井的深度长短不一,通常较长。为保证功能且方便运输,石油套管结构设计为单个管体与接箍进行螺纹连接后运输到油田,在现场首尾相接,达到长度要求后使用。为加固螺纹连接的强度及防松控制,接箍与管体螺纹连接后必须焊接。由于石油套管的使用环境恶劣,除对管体本身质量要求较高外,对焊接的质量要求也极其严格。通过上述焊接分析及试验,得出了能够满足要求的焊接工艺,这将为今后石油套管在焊接方向的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
[2] 焊接手册 第2版 材料的焊接.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3] 周振丰.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