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政史地科组计划——王翠有
(2016-09-29 16:53:26)一、指导思想及学科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的新学期工作计划,以学校工作计划和各部门工作计划为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通过生本课题研究,继续大力实施生本课程研究,积极开展学科素养的培养等教研教改活动,以最优化的过程去求得最优化的结果
2、政史地学科培养目标
政史地学科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爱国情怀以及人口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目标。也即在初中政史地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关注时事、寻找结合点,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初步构成了初中政史地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启情——导读——讨论——明理”的四段教学模式,确保在实施生本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形成特色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政史地教育也呈现出竞争激烈的特点。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及区提倡的科学课堂,确定2016学年——2018学年本科组的生本研究课题,除了要引导全组成员进一步加强生本理论的学习力度和广泛阅览教育教学类书籍、刊物和杂志外,还要积极参加区市的教研,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水平。结合课程改革和生本理论,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利用“两周一研”的小课题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实施“兴趣引学,实例引证所学”; 课堂活动主要以生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内容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问、问题让学生答、规律让学生找,创新让学生实现。
三.落实常规,抓好评研,出好成绩
1.按照“两周一研”的安排,科组每两周开展对应研究小问题的备课、听课的自查和互查活动,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备课质量。
3.科组内定期开展作业本的自查和互查活动,活动旨在鼓励教师们在相互查阅中互相学习与借鉴,从而设计出更为科学、高效的作业布置方案与体系。
4. 要提高质量,批改评研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坚持课前小测,以5—7小题选择题为宜,平时的随堂考试、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可通过评研进行,并要有相应的批语。对于期中期末和单元考试的试卷,老师要自己先做一次试卷,仔细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学生评研后再补充点评。特别是期中的评研题,可让学生参与出题,选取合适题目成为最终考试题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研究学习内容。
5.发挥集体的力量和网络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论文评比、学科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科质量,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也要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尽力做到“有赛必参,参赛必赢”。
四.加强学科素养教学研究,依靠课题共同成长
(一)加强科组建设新模式的研究 。坚持实践上学年的科组建设模式的探索与改良。
(二)加强政史地的学科素养教学研究,规划好学科计划 (附表1)
(三)依靠课题同成长
为了推进生本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我们将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1.开学初我们科组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决定了本科组2016—2018学年的研究课题。 2.根据三年课题研究内容,科组统一安排每两月一个生本研究小问题,利用每周四上午科组活动时间,安排科组内的公开课,加强课题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每学期轮流安排一同事上全校公开研讨课一同事点评汇报,加强科组外的研讨交流。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探讨课后小记的写法。同时,配合教导处做好“三个一”的活动,即:每位教师写一篇优质教案;写一篇教学教研论文;上一节示范课(公开课)。
(四)优化教师素质,打造精品队伍
这学期通过活动要使全组教师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完成学习笔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把崇尚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学习了解本学科最新信息和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富有时代特征。我们要通过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努力,使我们政史地生教研组成为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
附表1
2016学年第一学期政史地科组活动安排
周次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周 |
1.总结上学期科组的得失;制定科组教研工作计划及其拟定本学期科组的活动; 2.确定本科组特色项目及校本课程研究方向(广州史地探秘之旅); 3.讨论本科组未来三年研究的课题方向。. |
3—4周 |
1.学习并制定各科学年教学计划以及工作安排(区地震知识竞赛和校政史地百科知识竞赛); 2.落实晒课人员(王翠有、朱彩霞) ,以及其他科组成员上公开展示课的时间( 5周泽, 3周有, 8周珍, 12周张,4周朱, 13周邝)。 |
第5—6周 |
1. 继续强化学习生本评研教学理念以及确定科组三年的研讨课体; 2.注意培养学生本科组学科的课堂的学习习惯; 3. 两周一研的小课题的展示与小结 (泽)。 |
第7—8周 |
1.学习研究生本评研理念; 2.教案、作业检查; 3. 两周一研的小课题的展示与小结(珍)。 |
第9—10周 |
1.中段考复习、出题及试前评研安排; 2. 两周一研的小课题的展示与小结。 |
第11—12周 |
1.中段考评研分析,对期中考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由科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科组公开评研课的展示与小结(华)。 |
第13—14周 |
1.科组内公开展示课的观摩与交流(邝); 2. 讨论各学科期末的开放性测试的形式和评价形式、标准; 3. 两周一研的小课题的展示与小结。 |
第15—16周 |
1.教案、作业检查; 2. 公开展示课的自评、他评以及课后反思总结; 3.“你猜我猜大家猜”初中政史地知识猜谜大赛。 4。争取完成教学任务 |
第17——18周 |
1.制定并执行复习辅导; 2.本科组总结及学科总结。 |
第19——20周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