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单元整合案例
八年级上册语文有两个说明文单元,因说明文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此我对这两单元进行了整合。下面以第四单元为例作说明。第四单元课文的主题与科技有关,分别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在生本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也来参与整合教材,让教材的“空间”成为师生展示自己情感和智慧的舞台。首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每读完一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并将它写在课文标题下面。这个环节有三个作用:一是整体感知所有课文内容,既是整合教材的前提,又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二是培养并强化概括文章内容思想的能力;三是对自读课文来说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了,这为阅读课外读物争取到不少时间。
然后,让学生选出自己本单元需要精读的一篇课文,并说出选中的理由和不选的理由。这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以“能减轻课业负担”的心理主动阅读他们希望教师教读和希望删除的课文内容。这样,经过学生的自由阅读、整体感知、比较阅读和谈论交流选中和不选的理由,培养学生敢于打破教学常规的意识和精神。二是可以把删除的4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用来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最后经过师生讨论一致通过本单元主讲《大自然的语言》。接下来是布置先学作业。第一课时先学作业:1、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大意,你发现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2、“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第二课时先学作业是1、你在现实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作简介。最后安排了两节的说明文写作课,一节堂上作文,另一节作交流分享。
经过整合后的课文用了5节课来学习,比以往减少了一半以上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我指导学生开展以科技为主题的课外阅读。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里借阅了学校图书馆里一些有关科技的书籍。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比较恰当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