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京剧遇到吉他——王珮瑜清音会(2)20120316

(2012-03-17 17:31:13)
标签:

王珮瑜

清音会

吉他伴唱京剧

赵氏孤儿

分类: 挑灯戏话

http://s6/middle/62be5ad8nbb6ce9913625&690

http://s5/middle/62be5ad8nbb6cea802404&690

《赵氏孤儿》反二黄的吉他伴奏,新鲜出炉,第一次公演。沙锤手是王珮瑜自己。 


    瑜音绕梁清音会的第三部分是吉他和手鼓伴奏的京剧传统唱段,吉他手梁剑锋,手鼓则由鼓师童青青担任。

    梁剑锋,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女子十二乐坊便是他的大手笔。同时也是京城的余派名票,去年曾在北京大观园戏楼演了一出《搜孤救孤》,他的程婴,王珮瑜配演公孙杵臼。梁剑锋很擅长为传统音乐赋予现代表现力,此点从女子十二乐坊的风格即可见一斑。

    童青青,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一个染着黄头发的时尚青年,却已是二级鼓师,一直为王佩瑜打鼓,小有名气。吉他伴奏时,他抛下鼓板主业,临时玩起手鼓。

    据王珮瑜介绍,吉他、手鼓伴奏的方式并非是刻意创新,而是一次偶然的发现,或者说年青人之间的一次玩笑甚至胡闹,一试之下感觉不错,便把它介绍给观众,谁知大受欢迎,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主动去创作,当晚演唱的四段分别是:

    1.四郎探母    老娘亲请上受儿拜

    2.空城计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3.珠帘寨      贤弟抬头来观瞧

    4.赵氏孤儿    老程婴提笔泪难忍

    谢幕加唱一段《奇冤报》西皮流水“未曾开言两泪汪”,京胡与吉他一起伴奏,只是吉他声全被京胡盖了。

    说实话,我对用弹拨乐代替弦乐伴奏戏曲演唱一直比较反感,戏曲唱腔讲究的是连贯感,特别是一些非跳跃性的唱腔,若游丝般绵延断续,而弹拨乐却是点状的,对唱腔的绵延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听文革中的钢琴伴唱《红灯记》尚可忍受,因为样板戏的唱腔需要铿锵有力,极富跳跃性,钢琴尚能楔入字里行间。但听张军的钢琴伴唱昆曲《玉簪记》时,就忍无可忍了,软软糯糯的水磨腔完全被钢琴的点点滴滴所撕裂,美感完全消失,我不得不强烈地担心张军会不会唱错调子,创新玩到这个份上就是误入歧途了。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潜意识,以前听到吉他伴唱京剧的消息,以为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抑或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游戏,新奇而已,便没怎么留意。当晚是完完全全、真真切切第一次听到,一点没做心理准备,就想抛开成见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听一听,虽无大的惊喜,不过确实很新鲜,吉他声和轻轻的鼓声很谦虚地伴随在唱腔周围,很好地渲染了气氛,特别是《赵氏孤儿》的“老程婴提笔泪难忍”一段,吉他所特有的惆怅、感伤与唱腔的情绪很好地契合,神奇般地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

    不过,为了与吉他的感觉相协调,王珮瑜的唱腔力度也大大收敛,有点吟唱的味道,从伴奏到演唱大家都小心翼翼,这种感觉用于《赵氏孤儿》那一段反二黄的内心独白很合适,也契合人物胆战心惊的氛围,但是用到《四郎探母》那一段必须要表达出见娘时的激动、愧疚之感就有些不足了。《珠帘寨》的那一段“数太保”似乎也存在情绪表达不到位的缺点。总体感觉是吉他伴奏比较适合于二黄、尤其是反二黄唱段,对西皮唱段特别是情绪饱满的唱段则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大概也是吉他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了的。

    另外一个突出的感受便是所有吉他伴奏的过门设计很独到,似乎很能诠释唱段所要表达的情绪,可惜没有录音,也难仔细品味。

    吉他伴奏京剧,一种由一帮文艺青年鼓捣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充满了清新可喜的艺术灵气,往小了说结合了传统与时尚、古典与现代,往大了说体现了东方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对话,还是很值得珍惜的,衷心希望这个探索能够继续下去,找出一些合适的段子来,将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出个专辑、搞个专场相信也是可以期待的事,甚至在某一天,它会成为上海京剧甚至上海文艺的一块别具一格的招牌。   

 

演出谢幕

http://s16/middle/62be5ad8nbb6ceb7c63af&690

 

 

曾经登上央视的吉他伴奏《四郎探母》“老娘亲请上受儿拜” 

 

请看续篇:

革新与复古的轮回——王珮瑜清音会(3)201203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